男人永遠的“痛”
據國內統計資料,前列腺炎以青壯年人患病率最高,在城市醫院中因前列腺炎而就診的人數約占就診男性病人的25%~30%。前列腺增生癥發生于老年男性,一般多在50歲以后發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多。
前列腺疾病
●專家檔案
羅在德
副主任醫師北京東城醫院前列腺治療中心主任、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國際泌尿協會會員,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醫學專家,主編及參編泌尿性疾病著作三十多本發表論文60余篇。精通泌尿外科專業,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本專業的各種疾病及疑難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有豐富經驗,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前沿醫療動態,與我國著名前列腺病專家周榮達教授等醫學專家強強聯手創立“定位灌注三大特色療法”,是我國“定位灌注三大特色療法”創始人之一,在我國前列腺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做出重大貢獻。擅長治療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別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前列腺炎
“愛找”中青年男性
前列腺炎為中青年男性常見病,多發病,常由尿道炎、精囊炎或附睪炎引起。臨床有急性與慢性,細菌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特異性和非特異性之分。屬于中醫的“懸癰、白濁、勞淋、膏淋、精濁”等范疇。它可全無癥狀也可以引起持續或反復發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
據東城醫院的羅在德主任介紹,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徑為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其中經尿道直接蔓延較多見,主要病因有:1淋菌性尿道炎時,細菌經前列腺管進入前列腺體引起炎癥。2前列腺增生和結石使前列腺部尿道變形、彎曲充血,失去對非致病菌的免疫力而發生前列腺炎。3尿道器械應用時帶入細菌或上尿路炎癥細菌下行,致前列腺感染;其次為血行感染,常繼發于皮膚、扁桃體、齲齒、腸道或呼吸道急性感染,細菌通過血液到達前列腺部引起感染。其臨床表現為: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表現有以下五類:1全身癥狀:發熱寒戰、全身酸痛、乏力虛弱、厭食、惡心嘔吐、大便干結、頭痛等。2局部癥狀:會陰或恥骨上區有重壓感,久坐、排便加重,且向腰部、下腹、背部、大腿根部放射。3尿路癥狀:排尿時灼痛、尿急、尿頻、尿后滴瀝或見膿尿,嚴重時可出現排尿不暢、尿流變細,甚至引起尿潴留。4直腸癥狀:直腸脹滿、便急或排便痛,大便時尿道流白。5性癥狀:性欲減退、性交痛、陽痿、血精等。
男性生殖健康
不容忽視
多年來,在揭示前列腺發病的機理上,西方醫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西醫在治療前列腺病主要采取抗菌素、抑制劑、阻滯劑、電切、熱療、膀胱造漏導尿、手術切除等方法,但這些方法均有缺陷性。其一是抗菌素容易耐藥性和引起菌群失調,造成反復感染或直接導致性功能障礙;其二是抑制劑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只能緩解癥狀,長期服藥對肝腎可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和腸道功能紊亂;其三是微波、射頻、介入、導管灌注、熱療等物理療法因高溫使腺體和尿道遭到機械性損傷、破壞,并不可避免會產生不可逆性加劇因素,使腺體形成瘢痕、硬化;其四是電切、手術將使腺體功能遭到嚴重破壞,使本已病變的腺體功能雪上加霜,致使后期腺體功能失控,導致腺體進一步惡化。
如何來解決這一難題。年初,第四屆前列腺疾病全球專家學術交流會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生物療法、透融療法、西醫最新學術、各種藥品說明等等全面展示在與會代表面前。當大家聽到“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3-7次治愈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直接穿過前列腺包膜使藥物高濃度聚焦病灶;溶解前列腺增生組織、回縮肥大腺體……”時,全場向中國這位學者報以熱烈的掌聲。十位國外專家反復論證了“定位灌注3大療法”的理論。并向組委會證實:“定位灌注3大療法”乃21世紀綠色療法。前列腺疾病這個曾被醫學界認為是難以治愈的頑疾,在這“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創始人,北京東城醫院羅主任與周教授的治療下,已非頑癥!該院羅主任介紹說,“以往使用抗菌藥‘由外而內’橫向滲透方法,藥物很難穿透其質密的脂質包膜,病灶部位無法達到治療的藥物濃度,效果當然不明顯。如何突破包膜屏障,使藥物進入前列腺體內,成為治療的關鍵。射頻,消融等方法治療前列腺疾病,創傷大、痛苦大,效果不是很理想,許多患者做了一兩次就因無法忍受痛苦而停止治療,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在醫學上逐漸被淘汰。”
專家組通過學術交流充分吸取了美國、日本等國家先進的治療技術和經驗,綜合了7種方法專門針對前列腺疾病的“外包膜”,通過幾千例臨床試驗,獨創出“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就是用21世紀醫學界特制的醫用材料穿過包膜,把藥物直接注入到前列腺病灶內,這樣使藥物高濃度聚焦病灶,促進腺體對藥物的有效吸收,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且能殺滅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消除疼痛感;還可溶解前列腺增生組織、回縮肥大腺體,提高前列腺液中正常抗菌因子的吞噬功能,防止復發感染。
●相關鏈接
前列腺易發生哪些疾病?
作為男性的主要附屬性腺,在不同發育時期前列腺會發生不同的疾病。在兒童時期,前列腺發育緩慢,很少發病,但也可發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變,發病率很低。從青壯年時期開始,直至老年期,前列腺疾患的發病率迅速增加,不過隨各階段的不同,發生疾病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在青壯年時期,前列腺易發生的疾病主要為急、慢性前列腺炎,究其原因,青壯年時期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期,性活動頻繁,在性興奮的刺激下易導致前列腺的反復充血,誘發炎癥。其次,青壯年時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時期,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發生感染,病原體就可進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癥。據國內統計資料,前列腺炎以青壯年人患病率最高,在城市醫院中因前列腺炎而就診的人數約占就診男性病人的25%至30%。
在老年時期,睪丸功能退化,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炎發病率下降,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此種疾病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頗高,在我國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近幾年來已有迅速增高的趨勢。
前列腺炎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前列腺增生癥發生于老年男性,一般多在50歲以后發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多,根據國內統計資料,5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36%至38%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癥約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8%至11%,發病率僅次于尿路結石,占第二位。50歲以前發病者,國人罕見,但在白色人種與黑色人種中發病年齡較早,即40歲以后即有發病。
據羅主任介紹,前列腺增生與體內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平衡失調關系密切。前列腺由腺體和平滑肌組成。腺體分為兩組,外組稱前列腺組,構成腺主體,內組稱尿道腺組,分布于尿道黏膜和黏膜下層。前列腺增生的最初部位多認為在尿道腺組形成結節,其中既有纖維組織和平滑肌組織,也有腺組織,三者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危害是尿道梗阻,但梗阻的程度與前列腺增生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而主要取決于增生的前列腺對尿道壓迫的程度。梗阻早期膀胱有代償功能,并不出現殘余尿。晚期由于膀胱代償功能衰竭,膀胱殘余尿越來越多,使膀胱內壓增高引起輸尿管擴張和腎積水,使腎功能受損,嚴重者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
前列腺疾病
●專家檔案
羅在德
副主任醫師北京東城醫院前列腺治療中心主任、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國際泌尿協會會員,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醫學專家,主編及參編泌尿性疾病著作三十多本發表論文60余篇。精通泌尿外科專業,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本專業的各種疾病及疑難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有豐富經驗,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前沿醫療動態,與我國著名前列腺病專家周榮達教授等醫學專家強強聯手創立“定位灌注三大特色療法”,是我國“定位灌注三大特色療法”創始人之一,在我國前列腺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做出重大貢獻。擅長治療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別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前列腺炎
“愛找”中青年男性
前列腺炎為中青年男性常見病,多發病,常由尿道炎、精囊炎或附睪炎引起。臨床有急性與慢性,細菌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特異性和非特異性之分。屬于中醫的“懸癰、白濁、勞淋、膏淋、精濁”等范疇。它可全無癥狀也可以引起持續或反復發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
據東城醫院的羅在德主任介紹,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徑為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其中經尿道直接蔓延較多見,主要病因有:1淋菌性尿道炎時,細菌經前列腺管進入前列腺體引起炎癥。2前列腺增生和結石使前列腺部尿道變形、彎曲充血,失去對非致病菌的免疫力而發生前列腺炎。3尿道器械應用時帶入細菌或上尿路炎癥細菌下行,致前列腺感染;其次為血行感染,常繼發于皮膚、扁桃體、齲齒、腸道或呼吸道急性感染,細菌通過血液到達前列腺部引起感染。其臨床表現為: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表現有以下五類:1全身癥狀:發熱寒戰、全身酸痛、乏力虛弱、厭食、惡心嘔吐、大便干結、頭痛等。2局部癥狀:會陰或恥骨上區有重壓感,久坐、排便加重,且向腰部、下腹、背部、大腿根部放射。3尿路癥狀:排尿時灼痛、尿急、尿頻、尿后滴瀝或見膿尿,嚴重時可出現排尿不暢、尿流變細,甚至引起尿潴留。4直腸癥狀:直腸脹滿、便急或排便痛,大便時尿道流白。5性癥狀:性欲減退、性交痛、陽痿、血精等。
男性生殖健康
不容忽視
多年來,在揭示前列腺發病的機理上,西方醫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西醫在治療前列腺病主要采取抗菌素、抑制劑、阻滯劑、電切、熱療、膀胱造漏導尿、手術切除等方法,但這些方法均有缺陷性。其一是抗菌素容易耐藥性和引起菌群失調,造成反復感染或直接導致性功能障礙;其二是抑制劑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只能緩解癥狀,長期服藥對肝腎可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和腸道功能紊亂;其三是微波、射頻、介入、導管灌注、熱療等物理療法因高溫使腺體和尿道遭到機械性損傷、破壞,并不可避免會產生不可逆性加劇因素,使腺體形成瘢痕、硬化;其四是電切、手術將使腺體功能遭到嚴重破壞,使本已病變的腺體功能雪上加霜,致使后期腺體功能失控,導致腺體進一步惡化。
如何來解決這一難題。年初,第四屆前列腺疾病全球專家學術交流會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生物療法、透融療法、西醫最新學術、各種藥品說明等等全面展示在與會代表面前。當大家聽到“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3-7次治愈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直接穿過前列腺包膜使藥物高濃度聚焦病灶;溶解前列腺增生組織、回縮肥大腺體……”時,全場向中國這位學者報以熱烈的掌聲。十位國外專家反復論證了“定位灌注3大療法”的理論。并向組委會證實:“定位灌注3大療法”乃21世紀綠色療法。前列腺疾病這個曾被醫學界認為是難以治愈的頑疾,在這“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創始人,北京東城醫院羅主任與周教授的治療下,已非頑癥!該院羅主任介紹說,“以往使用抗菌藥‘由外而內’橫向滲透方法,藥物很難穿透其質密的脂質包膜,病灶部位無法達到治療的藥物濃度,效果當然不明顯。如何突破包膜屏障,使藥物進入前列腺體內,成為治療的關鍵。射頻,消融等方法治療前列腺疾病,創傷大、痛苦大,效果不是很理想,許多患者做了一兩次就因無法忍受痛苦而停止治療,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在醫學上逐漸被淘汰。”
專家組通過學術交流充分吸取了美國、日本等國家先進的治療技術和經驗,綜合了7種方法專門針對前列腺疾病的“外包膜”,通過幾千例臨床試驗,獨創出“定位灌注3大特色療法”,就是用21世紀醫學界特制的醫用材料穿過包膜,把藥物直接注入到前列腺病灶內,這樣使藥物高濃度聚焦病灶,促進腺體對藥物的有效吸收,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且能殺滅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消除疼痛感;還可溶解前列腺增生組織、回縮肥大腺體,提高前列腺液中正常抗菌因子的吞噬功能,防止復發感染。
●相關鏈接
前列腺易發生哪些疾病?
作為男性的主要附屬性腺,在不同發育時期前列腺會發生不同的疾病。在兒童時期,前列腺發育緩慢,很少發病,但也可發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變,發病率很低。從青壯年時期開始,直至老年期,前列腺疾患的發病率迅速增加,不過隨各階段的不同,發生疾病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在青壯年時期,前列腺易發生的疾病主要為急、慢性前列腺炎,究其原因,青壯年時期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期,性活動頻繁,在性興奮的刺激下易導致前列腺的反復充血,誘發炎癥。其次,青壯年時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時期,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發生感染,病原體就可進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癥。據國內統計資料,前列腺炎以青壯年人患病率最高,在城市醫院中因前列腺炎而就診的人數約占就診男性病人的25%至30%。
在老年時期,睪丸功能退化,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炎發病率下降,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此種疾病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頗高,在我國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但近幾年來已有迅速增高的趨勢。
前列腺炎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前列腺增生癥發生于老年男性,一般多在50歲以后發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多,根據國內統計資料,5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36%至38%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癥約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8%至11%,發病率僅次于尿路結石,占第二位。50歲以前發病者,國人罕見,但在白色人種與黑色人種中發病年齡較早,即40歲以后即有發病。
據羅主任介紹,前列腺增生與體內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平衡失調關系密切。前列腺由腺體和平滑肌組成。腺體分為兩組,外組稱前列腺組,構成腺主體,內組稱尿道腺組,分布于尿道黏膜和黏膜下層。前列腺增生的最初部位多認為在尿道腺組形成結節,其中既有纖維組織和平滑肌組織,也有腺組織,三者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危害是尿道梗阻,但梗阻的程度與前列腺增生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而主要取決于增生的前列腺對尿道壓迫的程度。梗阻早期膀胱有代償功能,并不出現殘余尿。晚期由于膀胱代償功能衰竭,膀胱殘余尿越來越多,使膀胱內壓增高引起輸尿管擴張和腎積水,使腎功能受損,嚴重者可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