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需要“心靈環保”
批評有顏色嗎?有的。
一位教師批評學生時愛用警告一詞:我警告你,以后不許再遲到、我警告你,假如再講話,別怪我不客氣。于是學生在背后就叫他紅燈閃閃。
如果說警告型的批評是紅色的,那么嘲諷挖苦型的批評對學生來說,則是黑色的了。有位叫夏冬的學生有流鼻涕的毛病,有次上課,老師提問他,見他答不出來,光用手抹鼻涕,就說:夏冬呀,我看你不如回家找個叫春秋的老婆,開個四季粉絲店算了。此話一出,全班大笑,也許這位老師對自己的黑色幽默頗感得意,但這無疑深深地傷及了這位學生稚嫩的心靈。可以說,這是他金色童年的一次黑色遭遇。
在學習了夏衍的《包身工》一文之后,有的學生說:舊社會的包身工有三大威脅:噪音、塵埃和濕氣,我們今天也有三大威脅:體罰、辱罵和向家長告狀,這些常使我們有了對白色恐怖的體驗。這種懲罰威脅型的批評能否說是一種白色的批評呢?
我曾驚奇于有些差生對任何嚴厲尖刻的批評都能無動于衷。難道他們的心靈已經僵化了嗎?現在想想,恐怕是領受了太多紅色、黑色、白色的批評,產生了一種抗藥性所致。
其實,我們不妨寓批評于幽默。有位教師去上課,鈴聲響后,教室里仍然吵吵鬧鬧,他沒有大聲訓斥,而是風趣地說:校園里有那么多花朵,怎么蜜蜂盡往我們教室里飛呀?小朋友們一下子就領會了老師的意圖。有次上課,課堂里有的談笑風生,有的伏案打盹,有的靜觀窗外,上課的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如果那幾位聊天的同學能像那位觀看窗外景色的同學那樣保持安靜的話,也就不會影響那位睡覺的同學了。此話真可謂一石三鳥,一陣笑聲后,全班安靜肅然。
現在有人提出心靈環保的概念。作為教師也需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幽默批評不僅能達到批評的目的,而且能使學生獲得一種情感的滋潤和審美的愉悅,所以我們不妨稱之為綠色批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