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病中醫治
引起口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輕者僅影響乳食的攝入,重者可出現全身不適的癥狀。應針對不同病因,做好預防。
以下幾種情況,要注意觀察:1.對先天不足的早產兒或久病體弱兒,特別是消化不良拉稀的患兒;2.若嬰幼兒突然不吮乳、不愿飲水,或有口臭、流口水增多時;3.幼兒及年長兒感覺口痛(除牙痛外)時;4.若孩子因病同時較長時間服用兩種以上抗生素時。
輕者可試用以下方法治療,病重者應趕快去醫院診治。
1.口服方劑:(1)仙鶴草30克,一日一付分多次口服。(2)板藍根或大青葉15~30克煎服,一日一付多次服。亦可服板藍根沖劑。(3)黑芝麻15克咀嚼,治年長兒口瘡久不愈屬虛者。
2.局部外用藥:(1)柿霜,每日少許搽患處。
(2)百草霜、橄欖碳各等份,研成細末,撒患處,每日3次。(3)野薔薇花露,搽患處,每日3~4次。(4)養陰生肌散,先用3%雙氧水棉球洗患部,再用0.1%雷佛奴爾棉球洗去泡沫,干后再涂用此藥。(5)冰硼散,少許搽于患處,每日5~6次;蛴帽鹕⑺幧僭S加蜜糖,調成糊狀,涂患處亦可。(6)鵝口散,用于幼兒鵝口瘡,外用少許涂口,每日3~4次。(7)錫類散或青黛散,用于口瘡潰瘍者,少許涂口,每日3~4次。
關于預防和護理,要做到:1.注意口腔清潔,保證營養,注意補給含維生素b、c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注意糾正張口睡眠的不良習慣,因張口呼吸使口腔黏膜干燥而引起損傷。
3.勿吃過燙、過咸、過硬的食物,以免損傷口腔黏膜。
4.勤喂水,進流食,飲料宜溫涼,多飲水,可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口腔內細菌感染。
5.注意搽藥時要手輕,量要少,以免擦破小兒口腔黏膜。
以下幾種情況,要注意觀察:1.對先天不足的早產兒或久病體弱兒,特別是消化不良拉稀的患兒;2.若嬰幼兒突然不吮乳、不愿飲水,或有口臭、流口水增多時;3.幼兒及年長兒感覺口痛(除牙痛外)時;4.若孩子因病同時較長時間服用兩種以上抗生素時。
輕者可試用以下方法治療,病重者應趕快去醫院診治。
1.口服方劑:(1)仙鶴草30克,一日一付分多次口服。(2)板藍根或大青葉15~30克煎服,一日一付多次服。亦可服板藍根沖劑。(3)黑芝麻15克咀嚼,治年長兒口瘡久不愈屬虛者。
2.局部外用藥:(1)柿霜,每日少許搽患處。
(2)百草霜、橄欖碳各等份,研成細末,撒患處,每日3次。(3)野薔薇花露,搽患處,每日3~4次。(4)養陰生肌散,先用3%雙氧水棉球洗患部,再用0.1%雷佛奴爾棉球洗去泡沫,干后再涂用此藥。(5)冰硼散,少許搽于患處,每日5~6次;蛴帽鹕⑺幧僭S加蜜糖,調成糊狀,涂患處亦可。(6)鵝口散,用于幼兒鵝口瘡,外用少許涂口,每日3~4次。(7)錫類散或青黛散,用于口瘡潰瘍者,少許涂口,每日3~4次。
關于預防和護理,要做到:1.注意口腔清潔,保證營養,注意補給含維生素b、c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注意糾正張口睡眠的不良習慣,因張口呼吸使口腔黏膜干燥而引起損傷。
3.勿吃過燙、過咸、過硬的食物,以免損傷口腔黏膜。
4.勤喂水,進流食,飲料宜溫涼,多飲水,可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口腔內細菌感染。
5.注意搽藥時要手輕,量要少,以免擦破小兒口腔黏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