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媽媽通常這樣選玩具
有的寶寶愛動,媽媽就給她買一些促進寶寶身體活動的玩具,讓寶寶動作發展,這樣對嗎?!這樣效果不太好。我來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已經感覺到大陸幼兒教育的進步和改善,以前是教寶寶,讓寶寶去學,F在改為玩中學。而大人跟寶寶玩,老師跟寶寶玩,都沒有寶寶之間相互的作用大。也就是說,如果寶寶不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一堆運動器材,沒有什么意義。不如讓他跟別的寶寶接觸、去互動,讓他產生運動的感覺,要去玩的感覺。等寶寶有了興趣,再讓他運動,媽媽在這里給他創造情景。
有些玩具非常好,可是寶寶不愛玩怎么辦?!媽媽理解玩具的基本功能,激發起寶寶的興趣,例如:有一種踩踏平衡車對發展寶寶全身關節和肌肉是非常好的。他與腳踏車不一樣,每一次踩踏,都會讓寶寶全身肌肉得到伸張,這也是設計的獨到之處。如果媽媽理解了它的設計意義再把它提供給寶寶,就會跟寶寶一起設計玩法,比如前進,后退、旋轉,并且像對寵物一樣給它取個名字,在一定的距離內把他當作一個交通工具,比如,騎上你的大朋友,去隔壁張太家取一樣什么東西,并夸獎他,你的這個朋友就是不一樣,你比走路快多了。這樣寶寶就會覺得有興趣,自然也就熱愛運動了。
如何教寶寶確定要買的玩具?!現在寶寶的玩具太多了,有點泛濫。我覺得玩具應該跟寶寶能力發展結合在一起。家庭中應該給寶寶建立一個天地,這里面應該具備寶寶想要的一些玩具。如果玩具是分散的,寶寶會去覺得玩不夠,如果把它集中在一個天地里,媽媽就可以跟他一起互動。問寶寶你想建構什么,你現在有那些材料,然后要求寶寶,在你的天地里,我們去買那些東西好不好?
不管居住條件如何,寶寶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讓寶寶在里面能夠獨立活動。比如,鉆爬等等。家庭中,寶寶爬椅子,爬柜子,爬上爬下要挨罵,對寶寶是不公平的。在國外,很小的寶寶就會有自己身體活動的空間,而且是寶寶自己獨有的。并不是與大人共享的。對寶寶來講,一個箱子,一個洞,他如果鉆進去,會覺得安全和快樂,其實也是滿足動物的體能,應該給寶寶提供這樣的空間。
西方家庭中寶寶玩具費預算怎么實施?!西方家庭在選擇玩具上對寶寶要求比較多。寶寶獨立決定要一個玩具,媽媽的決定只能買這個,只能買多少。家庭中會對寶寶買玩具的費用做一個預算,然后告訴他:這個月你可以買多少數額的玩具。等寶寶到了三、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會跟他溝通:你去做一個買玩具預算。超過個預算就不能買了;蛘邔殞毟赣H商量,這個月超出預算30元,下個月就少買30元行不行?得到允許后再買。3歲以下,還是父母給他挑選一些比較真正有意義的玩具,爸爸媽媽挑選玩具的基本常識,來自于媒體,教育機構,廠商提供的相關知識,一般還是比較到位的。 寶寶自己選擇玩具,往往會盲目,怎樣才能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國外的媽媽培養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的能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也會犯一些錯誤。挑選一些電動玩具,刺激性的,聲光色彩。但母親站在調整的位置,讓寶寶與其他寶寶做比較。比如兩個家庭,兩個寶寶同時去購買什么東西,然后寶寶會自己討論,進行比較,最后做出正確的選擇。 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什么特點?!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以下特點: 1不注意查看有沒有國家安全檢驗局的安全標志。家長們通常容易只關心玩具的色彩,不管是否有國家安全檢驗局標志。 2對玩具品質的要求不高。對含玻璃纖維的東西,含鉛的塑料的危害認識不夠。寧可選擇多而廉。 3出于對寶寶的保護,對具有挑戰性的玩具不能科學地認識。對幾歲的寶寶能爬多高多大的架子缺乏認識。實際上符合孩子要求的大型玩具,大人認為太高了,太危險了。其實,4—5歲的寶寶能達到什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3歲的寶寶能單腳站立、原地閉眼轉圈……設計師已經把這些能力發展規律融入到設計之中,家長應該接受他,不要拒絕他。 4寶寶要的反而不買,不放心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父母常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有教育性的東西。
有些玩具非常好,可是寶寶不愛玩怎么辦?!媽媽理解玩具的基本功能,激發起寶寶的興趣,例如:有一種踩踏平衡車對發展寶寶全身關節和肌肉是非常好的。他與腳踏車不一樣,每一次踩踏,都會讓寶寶全身肌肉得到伸張,這也是設計的獨到之處。如果媽媽理解了它的設計意義再把它提供給寶寶,就會跟寶寶一起設計玩法,比如前進,后退、旋轉,并且像對寵物一樣給它取個名字,在一定的距離內把他當作一個交通工具,比如,騎上你的大朋友,去隔壁張太家取一樣什么東西,并夸獎他,你的這個朋友就是不一樣,你比走路快多了。這樣寶寶就會覺得有興趣,自然也就熱愛運動了。
如何教寶寶確定要買的玩具?!現在寶寶的玩具太多了,有點泛濫。我覺得玩具應該跟寶寶能力發展結合在一起。家庭中應該給寶寶建立一個天地,這里面應該具備寶寶想要的一些玩具。如果玩具是分散的,寶寶會去覺得玩不夠,如果把它集中在一個天地里,媽媽就可以跟他一起互動。問寶寶你想建構什么,你現在有那些材料,然后要求寶寶,在你的天地里,我們去買那些東西好不好?
不管居住條件如何,寶寶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讓寶寶在里面能夠獨立活動。比如,鉆爬等等。家庭中,寶寶爬椅子,爬柜子,爬上爬下要挨罵,對寶寶是不公平的。在國外,很小的寶寶就會有自己身體活動的空間,而且是寶寶自己獨有的。并不是與大人共享的。對寶寶來講,一個箱子,一個洞,他如果鉆進去,會覺得安全和快樂,其實也是滿足動物的體能,應該給寶寶提供這樣的空間。
西方家庭中寶寶玩具費預算怎么實施?!西方家庭在選擇玩具上對寶寶要求比較多。寶寶獨立決定要一個玩具,媽媽的決定只能買這個,只能買多少。家庭中會對寶寶買玩具的費用做一個預算,然后告訴他:這個月你可以買多少數額的玩具。等寶寶到了三、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會跟他溝通:你去做一個買玩具預算。超過個預算就不能買了;蛘邔殞毟赣H商量,這個月超出預算30元,下個月就少買30元行不行?得到允許后再買。3歲以下,還是父母給他挑選一些比較真正有意義的玩具,爸爸媽媽挑選玩具的基本常識,來自于媒體,教育機構,廠商提供的相關知識,一般還是比較到位的。 寶寶自己選擇玩具,往往會盲目,怎樣才能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國外的媽媽培養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的能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也會犯一些錯誤。挑選一些電動玩具,刺激性的,聲光色彩。但母親站在調整的位置,讓寶寶與其他寶寶做比較。比如兩個家庭,兩個寶寶同時去購買什么東西,然后寶寶會自己討論,進行比較,最后做出正確的選擇。 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什么特點?!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以下特點: 1不注意查看有沒有國家安全檢驗局的安全標志。家長們通常容易只關心玩具的色彩,不管是否有國家安全檢驗局標志。 2對玩具品質的要求不高。對含玻璃纖維的東西,含鉛的塑料的危害認識不夠。寧可選擇多而廉。 3出于對寶寶的保護,對具有挑戰性的玩具不能科學地認識。對幾歲的寶寶能爬多高多大的架子缺乏認識。實際上符合孩子要求的大型玩具,大人認為太高了,太危險了。其實,4—5歲的寶寶能達到什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3歲的寶寶能單腳站立、原地閉眼轉圈……設計師已經把這些能力發展規律融入到設計之中,家長應該接受他,不要拒絕他。 4寶寶要的反而不買,不放心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父母常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有教育性的東西。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