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孩子的秉性
近日,應山東省大華心理職業培訓學校之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教育與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王建平在濟南舉辦了一場心理咨詢理論與實踐的講座。記者就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家長的應對策略,對王建平教授進行了專訪。
幼兒不聽話實際上是好奇
二三歲幼兒的家長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本來溫順聽話的孩子,一到這個時期就會變得調皮、不聽話。這些孩子常常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主張,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打狗,他非罵雞。不明就里的家長對這些不聽話的孩子頗感頭疼,動不動就大聲呵斥,一沖動說不準還會打孩子一頓。
王建平教授說,這樣的孩子實際上進入了第一反抗期。一般來講,三歲左右的孩子都要經過這樣一個反抗期,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心理學實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于軟弱和寡斷。
王建平教授認為,這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家長教育態度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家長應認識到孩子這一時期的特點,理解孩子,滿足他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而絕不應該動輒打罵。
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試,什么都想去做。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雨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上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臟……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讓他在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和父母說反話的習慣了。
這個時期孩子的反抗,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反抗方式,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王教授說,有的孩子的反抗曾在無形中受到過家庭成員的贊賞,從而被強化。王教授舉例說,她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吃飯時把抹布扔到飯碗里,遭到父母的訓斥。孩子的父母想弄清楚孩子為什么變得這么調皮,后來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父母不在家時,孩子的姥姥曾認為孩子的這一舉動是找樂子,好玩。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大人們批評得不嚴肅,只是笑著嗔怪上幾句,那么孩子可能就會越做越來勁兒,因為講大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他更多地是看大人們的表情。他從大人們的笑中意識到,這件事很好玩兒。王建平教授說。
當然,如果對孩子的反抗聽之任之,就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父母要表明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后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青春期的孩子像個瘋子
孩子長到十二三歲,由于激素的分泌,孩子在生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男孩以變聲為標志、女孩以月經來潮為標志,開始由幼年進入青春期。
澎湃的青春期,就像游樂場里的過山車。王建平教授說,生理上的變化帶來心理上的變化,他們的能量發泄不出去,就像個瘋子一樣。
與第二性征的出現相應的是第二反抗期的來臨。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世界觀都正在初步形成,情緒表現出閉鎖性和不穩定性,心理矛盾增多,常對父母持反抗態度。他們開始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時時處處都要表現獨立、自強的個性。但是,在經濟上,他們又不具備獨立的條件。
如果孩子不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就會產生角色認同混亂,看什么都不順眼,心里特別煩,嚴重者會患上強迫癥或社交恐懼癥。王建平教授說。
王建平教授去年就接診過這樣一個患上強迫癥的男生。這名男生上初中時在班里是尖子生,上高中進了重點學校的重點班后,感覺有些吃力,失去了尖子生的優勢。他不能忍受非尖子生的位置,就更加努力學習,開始出現強迫思維,不能集中精力地聽課、做作業。然而,由于孩子非常自覺地學習,家長一直沒有注意到孩子的這種抑郁情緒和焦慮心情。他自己覺得沒必要緊張,反而變得更緊張,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活著太沒意思了。他在高一時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不管什么樣的思維,都要接受它;即使一時難以接受,也要試著接受。事實證明,你已經很努力,但仍不能成為尖子生,為什么還非要當尖子生呢?王建平教授認為,這種韌性看起來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實質上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在這件事上,父母是有責任的,雖然孩子渴望獨立,但仍需父母的協助。經過王建平教授的幫助,這名男生的情緒沖突目前已得到緩解。
幼兒不聽話實際上是好奇
二三歲幼兒的家長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本來溫順聽話的孩子,一到這個時期就會變得調皮、不聽話。這些孩子常常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主張,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讓他打狗,他非罵雞。不明就里的家長對這些不聽話的孩子頗感頭疼,動不動就大聲呵斥,一沖動說不準還會打孩子一頓。
王建平教授說,這樣的孩子實際上進入了第一反抗期。一般來講,三歲左右的孩子都要經過這樣一個反抗期,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心理學實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性格上趨于軟弱和寡斷。
王建平教授認為,這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家長教育態度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家長應認識到孩子這一時期的特點,理解孩子,滿足他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而絕不應該動輒打罵。
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試,什么都想去做。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雨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上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臟……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讓他在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和父母說反話的習慣了。
這個時期孩子的反抗,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反抗方式,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王教授說,有的孩子的反抗曾在無形中受到過家庭成員的贊賞,從而被強化。王教授舉例說,她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吃飯時把抹布扔到飯碗里,遭到父母的訓斥。孩子的父母想弄清楚孩子為什么變得這么調皮,后來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父母不在家時,孩子的姥姥曾認為孩子的這一舉動是找樂子,好玩。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大人們批評得不嚴肅,只是笑著嗔怪上幾句,那么孩子可能就會越做越來勁兒,因為講大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他更多地是看大人們的表情。他從大人們的笑中意識到,這件事很好玩兒。王建平教授說。
當然,如果對孩子的反抗聽之任之,就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父母要表明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后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青春期的孩子像個瘋子
孩子長到十二三歲,由于激素的分泌,孩子在生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男孩以變聲為標志、女孩以月經來潮為標志,開始由幼年進入青春期。
澎湃的青春期,就像游樂場里的過山車。王建平教授說,生理上的變化帶來心理上的變化,他們的能量發泄不出去,就像個瘋子一樣。
與第二性征的出現相應的是第二反抗期的來臨。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世界觀都正在初步形成,情緒表現出閉鎖性和不穩定性,心理矛盾增多,常對父母持反抗態度。他們開始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時時處處都要表現獨立、自強的個性。但是,在經濟上,他們又不具備獨立的條件。
如果孩子不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就會產生角色認同混亂,看什么都不順眼,心里特別煩,嚴重者會患上強迫癥或社交恐懼癥。王建平教授說。
王建平教授去年就接診過這樣一個患上強迫癥的男生。這名男生上初中時在班里是尖子生,上高中進了重點學校的重點班后,感覺有些吃力,失去了尖子生的優勢。他不能忍受非尖子生的位置,就更加努力學習,開始出現強迫思維,不能集中精力地聽課、做作業。然而,由于孩子非常自覺地學習,家長一直沒有注意到孩子的這種抑郁情緒和焦慮心情。他自己覺得沒必要緊張,反而變得更緊張,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活著太沒意思了。他在高一時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不管什么樣的思維,都要接受它;即使一時難以接受,也要試著接受。事實證明,你已經很努力,但仍不能成為尖子生,為什么還非要當尖子生呢?王建平教授認為,這種韌性看起來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實質上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在這件事上,父母是有責任的,雖然孩子渴望獨立,但仍需父母的協助。經過王建平教授的幫助,這名男生的情緒沖突目前已得到緩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