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病威脅孩子
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智商正常可成績始終上不去;有時常顯得無端焦慮,行為怪異;有的甚至以偷為樂,防不勝防......這些怪病越來越多地困擾著孩子。您的寶寶是否常常重復說話、自言自語,或行為固執,或容易受挫、缺乏自信,或脾氣急躁、愛哭鬧……
據最新統計,我國的心理疾病病人約1600萬,而三分之一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目前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病率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為2%左右。
中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副院長靜進博士介紹說,表現為多動性障礙、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品行障礙等怪毛病是因心理問題引起的,大多數孩子不是智殘兒童,而造成這些怪病的原因很復雜。
經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帶來的社會迅速變遷,對社會結構、家庭功能特別是個人心理健康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目前心理疾病已經躍居世界十大疾病排位的首位。而兒童是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更加難以承受由此帶來的緊張因素。這些原本在成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現代病也輻射給了兒童,因而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據最新統計,我國的心理疾病病人約1600萬,而三分之一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
從生理上的角度看,兒童這些怪毛病與獨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環境、孕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出生后的撫育方式等因素有關。如孩子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發育的自然歷程被人為破壞,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孕期病毒感染、早產、難產等都會造成兒童的神經系統無法健全發展,從而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當也是致病的原因。俗話說,問題兒童的身后是問題父母,此話雖然有失偏頗卻有一定的道理。在廣東省兒童健康心理指導中心,前來咨詢的家長中明顯暴露出錯誤教養觀和教養方式的個案約占40%。廣東省科學育兒基地副主任劉蘭妮指出,時下仍有為數不少的家長認為,訓斥打罵都是疼,不管多嚴總是愛。缺乏與孩子游戲、溝通的藝術,不尊重孩子,過分包辦或是期望值太高,這些都構成了兒童發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關注并切實保障兒童心理健康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可目前在國內健全的矯治干預體系還沒有形成。最大的瓶頸是心理學專家人才的奇缺,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國每百萬人口只有2.4個心理學工作者,其中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不足2%。
另外,專業醫療機構捉襟見肘,寥寥無幾的醫療機構使醫生對日漸增多的小病人應接不暇,也相應地增加了就診難度。據靜進介紹,廣東省正規的兒童心理健康指導和醫療機構極少,廣州市中山三院設立的兒童行為發育中心門診,很多病人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掛號才有希望看上病,開診兩年來也只有2000多名患兒得到收治。
更為重要的是,兒童心理疾病要以預防為主,宜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矯治,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通過大量的社會宣教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并進行一些初期保健性的特殊訓練。而遺憾的是,據悉全國只有北京、杭州等極少數的大城市做了一些嘗試。
據悉,沈陽市兒童心理問題早期網絡篩查及群體干預工程于日前在沈陽市婦兒醫療保健中心正式啟動,如此大規模地對兒童心理問題進行篩查,在國內還是首次。
據最新統計,我國的心理疾病病人約1600萬,而三分之一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目前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病率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為2%左右。
中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副院長靜進博士介紹說,表現為多動性障礙、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品行障礙等怪毛病是因心理問題引起的,大多數孩子不是智殘兒童,而造成這些怪病的原因很復雜。
經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帶來的社會迅速變遷,對社會結構、家庭功能特別是個人心理健康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目前心理疾病已經躍居世界十大疾病排位的首位。而兒童是人群中最脆弱的部分,更加難以承受由此帶來的緊張因素。這些原本在成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現代病也輻射給了兒童,因而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據最新統計,我國的心理疾病病人約1600萬,而三分之一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
從生理上的角度看,兒童這些怪毛病與獨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環境、孕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出生后的撫育方式等因素有關。如孩子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發育的自然歷程被人為破壞,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孕期病毒感染、早產、難產等都會造成兒童的神經系統無法健全發展,從而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當也是致病的原因。俗話說,問題兒童的身后是問題父母,此話雖然有失偏頗卻有一定的道理。在廣東省兒童健康心理指導中心,前來咨詢的家長中明顯暴露出錯誤教養觀和教養方式的個案約占40%。廣東省科學育兒基地副主任劉蘭妮指出,時下仍有為數不少的家長認為,訓斥打罵都是疼,不管多嚴總是愛。缺乏與孩子游戲、溝通的藝術,不尊重孩子,過分包辦或是期望值太高,這些都構成了兒童發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關注并切實保障兒童心理健康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可目前在國內健全的矯治干預體系還沒有形成。最大的瓶頸是心理學專家人才的奇缺,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國每百萬人口只有2.4個心理學工作者,其中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不足2%。
另外,專業醫療機構捉襟見肘,寥寥無幾的醫療機構使醫生對日漸增多的小病人應接不暇,也相應地增加了就診難度。據靜進介紹,廣東省正規的兒童心理健康指導和醫療機構極少,廣州市中山三院設立的兒童行為發育中心門診,很多病人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掛號才有希望看上病,開診兩年來也只有2000多名患兒得到收治。
更為重要的是,兒童心理疾病要以預防為主,宜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矯治,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通過大量的社會宣教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并進行一些初期保健性的特殊訓練。而遺憾的是,據悉全國只有北京、杭州等極少數的大城市做了一些嘗試。
據悉,沈陽市兒童心理問題早期網絡篩查及群體干預工程于日前在沈陽市婦兒醫療保健中心正式啟動,如此大規模地對兒童心理問題進行篩查,在國內還是首次。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