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疾病——高樓綜合征
現代社會,高層住宅林立,這種高層住宅設計,多是采用單元閉合式,一戶一門,生活設施齊全,互不干擾,很受人們的歡迎。但是,這種單元閉合式住宅僅有咫尺陽臺可作戶外活動(且大多數陽臺上堆滿了東西或盆景),一家一戶很少與左鄰右舍來往,有的在一棟樓住了幾年,還互相叫不出姓名。這些也會給人的心理和生理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尤其是對孩子影響更大。
這種由于長期居住于單元閉合式住宅,缺少戶外活動,缺少人際交往,缺少運動,引起心理或生理上的癥狀,稱為高樓綜合征。
獨生子女學齡前教育在我國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中城市還存在著入托難、入園難的問題。如果家里有條件,年輕父母們不得不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放在家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管。這樣,一是孩子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教育少了,在有限的接觸中,父母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以為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孩子;二是家庭里形成了獨特的老、小接觸及隔代人際關系。許多老年人文化素質不夠高,或缺乏正確教育孩子的知識,即使有能力教育孩子,又由于體力等原因,也難于完成這個任務。他們不可避免地要采取限制的管教方法,不讓孩子鬧,不讓孩子到戶外去(其實老年人自己也很少到戶外),不讓孩子去交友。他們怕孩子出事、孩子出事沒辦法交待,所以寧可管得嚴些,也不讓孩子出去冒險。
這樣,孩子被囿于高樓或房子里,很少交際,眼界狹窄,抬頭望窗外,仍是高樓,或者是天空、白云,這無疑會阻礙正常的心理發育。看不到外面廣闊的世界,較少看到大自然里的青草綠樹,頭腦木然,視力過早衰退。
特殊的老、小人際關系,隔代人的心理差距,過多的限制、管教,加之父母回到家里的嬌縱,結果使孩子逐漸形成依附心理,影響了獨立性的發展。時間愈久,孩子表現出的心理衛生問題愈多,如任性、自私、固執、嬌氣、膽怯、退縮、自卑、懦弱、緊張、抑郁、焦慮等。當然,這些問題不是全部反映在一個孩子身上,可能有一種或幾種表現比較突出。
值得重視的是,孩子高樓綜合征并不完全發生在居住高樓的孩子身上,某些低層樓、平房里的孩子也有發生。老年人怕孩子跑到大街上發生危險,怕外出惹是生非,將他們嚴嚴地封閉在家里。人身固然安全了,心理和精神上卻出現了危機。
對于所謂孩子高樓綜合征的對策,最好的辦法還是把孩子從高樓或封閉式的房子里解放出來。當然不是不建筑高樓,也不是非要拒絕去居住高樓,關鍵的問題是:
①盡一切可能發展學前教育事業,讓所有的孩子進入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很明顯,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人們常說的增加教育投資,也應當增加學前教育的投資。
②父母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將孩子帶人大自然,到公園、動物園、河邊、海邊、湖邊去,充分利用星期天、節假日,登山,到游樂場所玩耍。
③讓孩子廣交朋友,接觸孩子社會,活躍思維,鼓勵他們的幻想和提問,開闊視野。
④父母和老年人都不能過分嬌慣孩子,物質上的要求不可一味滿足。有時不是孩子的要求,而是父母過多的恩賜。對孩子的錯誤也要適當地批評、教育。老年人帶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但應留給孩子一點自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必限制過嚴,要允許到鄰居家找小朋友玩耍。
這種由于長期居住于單元閉合式住宅,缺少戶外活動,缺少人際交往,缺少運動,引起心理或生理上的癥狀,稱為高樓綜合征。
獨生子女學齡前教育在我國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中城市還存在著入托難、入園難的問題。如果家里有條件,年輕父母們不得不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放在家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管。這樣,一是孩子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教育少了,在有限的接觸中,父母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以為只有這樣才對得起孩子;二是家庭里形成了獨特的老、小接觸及隔代人際關系。許多老年人文化素質不夠高,或缺乏正確教育孩子的知識,即使有能力教育孩子,又由于體力等原因,也難于完成這個任務。他們不可避免地要采取限制的管教方法,不讓孩子鬧,不讓孩子到戶外去(其實老年人自己也很少到戶外),不讓孩子去交友。他們怕孩子出事、孩子出事沒辦法交待,所以寧可管得嚴些,也不讓孩子出去冒險。
這樣,孩子被囿于高樓或房子里,很少交際,眼界狹窄,抬頭望窗外,仍是高樓,或者是天空、白云,這無疑會阻礙正常的心理發育。看不到外面廣闊的世界,較少看到大自然里的青草綠樹,頭腦木然,視力過早衰退。
特殊的老、小人際關系,隔代人的心理差距,過多的限制、管教,加之父母回到家里的嬌縱,結果使孩子逐漸形成依附心理,影響了獨立性的發展。時間愈久,孩子表現出的心理衛生問題愈多,如任性、自私、固執、嬌氣、膽怯、退縮、自卑、懦弱、緊張、抑郁、焦慮等。當然,這些問題不是全部反映在一個孩子身上,可能有一種或幾種表現比較突出。
值得重視的是,孩子高樓綜合征并不完全發生在居住高樓的孩子身上,某些低層樓、平房里的孩子也有發生。老年人怕孩子跑到大街上發生危險,怕外出惹是生非,將他們嚴嚴地封閉在家里。人身固然安全了,心理和精神上卻出現了危機。
對于所謂孩子高樓綜合征的對策,最好的辦法還是把孩子從高樓或封閉式的房子里解放出來。當然不是不建筑高樓,也不是非要拒絕去居住高樓,關鍵的問題是:
①盡一切可能發展學前教育事業,讓所有的孩子進入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很明顯,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人們常說的增加教育投資,也應當增加學前教育的投資。
②父母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將孩子帶人大自然,到公園、動物園、河邊、海邊、湖邊去,充分利用星期天、節假日,登山,到游樂場所玩耍。
③讓孩子廣交朋友,接觸孩子社會,活躍思維,鼓勵他們的幻想和提問,開闊視野。
④父母和老年人都不能過分嬌慣孩子,物質上的要求不可一味滿足。有時不是孩子的要求,而是父母過多的恩賜。對孩子的錯誤也要適當地批評、教育。老年人帶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但應留給孩子一點自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必限制過嚴,要允許到鄰居家找小朋友玩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