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初入園問題寶寶”
初入園焦慮很普遍
幼兒園生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轉折期,當他走出圍著他轉的家庭,走進集體,開始了他的新生活時,由于幼兒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幼兒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對初入園的孩子而言,幼兒園是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孩子心理上難免會有起伏、跌宕,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往往就是這時產生的。
幼兒入園焦慮一般為分離性焦慮,持續時間通常是1~3個月。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神經質地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痛、尿頻等現象,一回家癥狀馬上消失。孩子這些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表現如不及時加以糾正,會嚴重影響其正常學習和生活。
孩子年齡太小,是他們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癥結所在。3歲左右的孩子對親近的家人、熟悉的環境有很強的依賴。上了幼兒園,意味著他們平生第一次要從父母身邊、從溫暖的家里離開,這時,孩子的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大哭大鬧型
癥狀:
小明是一個體弱多病的男孩,初入園三天以來,他一直大哭大鬧,還鬧絕食,不停地喊著從小領養他的保姆的名字。老師上前撫慰他時,他就用踢、推等攻擊性行為發泄不滿。媽媽來接他時,他緊緊地抱著媽媽不放,邊哭邊喊:媽媽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兒園!
老師的對策:
1、做游戲。教師都采用做游戲的方式來轉換他的注意點,在游戲過程中,孩子會和教師親近起來了,這有助于消除孩子對教師的恐懼和陌生感。
2、扮演媽媽。對特別依賴媽媽的孩子,教師不妨有意識地扮演媽媽的角色,讓孩子感覺一切如常,好像在媽媽身邊一樣,消除孩子與媽媽分離的恐懼、焦慮和不安。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孤僻沉默型
癥狀:
到幼兒園來的第一天,小乖的眼睛一直紅紅的,眼淚時不時地要往下掉,顯得很孤僻。她喜歡獨處、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活動;不愿意睡午覺,要求把自己的小床和小朋友的分開,搬到另一個房間去;小朋友主動找她玩,她也堅決拒絕和小朋友親近,獨自一人躲起來哭。
老師的對策:
1、主動聊天。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每天都主動找這類孤僻沉默的孩子聊天。
2、幫助孩子找一個性格開朗的小伙伴。
3、立刻表揚。發現這類孩子的點滴愉快情緒,老師應該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揚、鼓勵她,讓她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并表達出來。
4、單獨游戲。對于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游戲的孩子,老師不妨把自己轉換成孩子的角色,單獨和他做游戲,激發他和別人共同游戲的興趣。然后老師再慢慢離開,換上其他小伙伴和他繼續做游戲,讓他感受和同齡孩子游戲的快樂,促使他主動尋找小伙伴,漸漸擺脫孤僻,有自己的好朋友。
初入園問題寶寶之特殊嗜好型
癥狀:
小龍年齡和其他孩子差不多,卻有一個很幼稚的習慣:遲遲不能斷奶,時時刻刻必須含著奶瓶,游戲、學習、睡覺他沒一刻離得開奶瓶。小龍父母為了給他斷奶花了很大的功夫,甚至把他托付給了專職保姆領養,但都沒有效果。
路路是個大個子男孩,每天都帶著橙汁來幼兒園——他家里人把他寵成了什么水都不喝、什么飲料都不沾,只喝橙汁的特殊嗜好。
對策:
1、一步一步戒斷奶瓶。對斷不了奶的孩子,老師可每天減少他的牛奶量,逐漸過渡到晚上不用奶瓶,但由老師抱著入睡,再逐天減少老師抱著入睡的時間,最后過渡到讓孩子安心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2、讓孩子教育孩子。對于只喝橙汁不喝水的孩子,老師可讓他每天親眼看一看小朋友在體育鍛煉后是怎樣開心、主動地喝水的;讓他親耳聽一聽小朋友訴說喝完水的涼爽感覺、水對人體的好處。漸漸地,孩子就會跟著其他小朋友嘗試喝水了。
老師希望父母這樣做
入園前
如果孩子能在入園前習慣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就一定能較快地適應幼兒園中的集體生活,大大減輕初入園焦慮。
1、每天抽空讓孩子和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孩子多相處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將來上幼兒園時,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上學,這樣就不會感到孤獨無助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