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最初的交往能力
在幼兒園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這樣一種孩子:害羞、膽怯、孤僻、沉靜、性情懦弱,老師稱之為不合群。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家長忽略了最初的交往能力的培養。 一般說來,開始走路的寶寶,都會對小朋友發生興趣,愿意和人親近,但還不能很融洽地在一起游戲,基本上是各玩各的。但最初的交往能力就應從此刻開始培養,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當寶寶能走路時,要給他創造與外人接觸的機會。可以每星期帶他去幾次商店,有可能的話,每天都可以帶他到有孩子玩的地方去。寶寶雖不能同別的孩子一起玩,但他卻愿意看著,他可能會站在很近的地方盯著看,或很嚴肅地把手里的東西遞給別人,然后又拿回來。到2-3歲時,寶寶就會同別的孩子一起玩得很開心。 二、幫助孩子結交玩伴,鼓勵他們交往,并給予他自由選擇玩伴的權力。父母可以經常請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讓他們一起游戲、聽故事、唱歌、跳舞、畫畫、逐步培養寶寶與同伴交往的習慣。即使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鬧糾紛,家長也不要強把孩子拽回家,更不要罵孩子草包、笨蛋。最好的方法是從中調停,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矛盾,友好相處。 三、孩子最初的交往會出現一些不友好的態度,如說,不要你到我家里來,或雙手將小朋友推出去,或者搶奪別人手中的玩具,或一大堆玩具自己一個人霸占,不愿分給別人。這些不良態度,有的是受成人影響的結果。如成人間不禮貌的訓斥、吵架就會傳染孩子。有時,成人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哈!咱孩子會打人呢!好!打得好!,我不喜歡你,我喜歡小妹妹,別哭,他打了你嗎?好!我馬上去打他,快收起來,隔壁小弟弟要來搶你的了!這些做法只會引發孩子的嫉妒、自私自利、貪心心理。成人應從正面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謙讓、容忍、禮貌等行為,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很多父母整天擔心這擔心那,怕孩子在外面不小心摔了,怕孩子在外面與人鬧糾紛吃虧,怕在外面學壞等,不給孩子社會交往的機會,總是把孩子關在家里或院子里獨自玩耍。于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逐漸失去了天真活潑的性格,這是不可取的。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