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不宜久坐便盆
生活中,一般的家庭都是讓稍大的嬰兒或幼兒坐著大小便的。在嬰幼兒坐便盆大小便時,有的家長陪在旁邊,以防不測。有些家長卻干脆去忙家務,尤其當孩子排便發生困難時更是讓孩子獨自坐在便盆上慢慢大便,甚至一坐就是半天。其實,讓嬰幼兒久坐便盆對其健康是不利的,甚至會造成某些疾病,導致嚴重的后果。
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例如嬰幼兒的肛門括約肌和提肛肌的肌緊張力較低,直腸和肛門周圍的組織也較松弛,加上其骶骨的彎曲度還未形成,骶骨與直腸幾乎處在一條直線上,直腸容易向下移動。假如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讓嬰幼兒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大便,當孩子用力屏氣,腹內壓增高時,直腸壁就會受到一股向下力的推動而容易向腸腔內突出。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便后肛門收縮力不強,直腸一旦下墜就不能立即回納而容易從肛門口脫出,這就是脫肛,也稱直腸脫垂。患有脫肛的病人,可在肛門看見一個粉紅色的組織,輕者便后自動縮回,反復發作后每次便后均須用手托回,并常有少量粘液從肛門流出。嚴重的脫肛因脫出的直腸不能及時復位,可充血、水腫、潰瘍、出血,甚至壞死,導致嚴重的后果。
此外,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其骨組織的化學組成的特點是水分較多而固體物質和無機鹽成分較少,因而小兒骨骼比成人軟而富有彈性。如果我們讓嬰幼兒長時間地坐在便盆上,脊柱的負重便大大增加,尤其是本身已患有佝僂并營養不良的孩子,就容易導致脊椎倒彎畸形,影響健美。
因此,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預防脫肛的發生,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孩子一有便意時即坐便盆,大便一結束就起立,千萬不要讓嬰幼兒久坐便盆,特別是剛學會坐的嬰兒和患有佝僂病的患兒。在選擇孩子的便盆時應注意高低適當,不要過低,必要時可在便盆的底面墊上些東西,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平時讓孩子多吃此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此外,應該指出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骨骼較軟,長時間地坐在床上的一角或用棉被做墊圍坐在床的中央玩耍也會影響骨骼的發育,對健康亦是有害的,應注意避免。
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例如嬰幼兒的肛門括約肌和提肛肌的肌緊張力較低,直腸和肛門周圍的組織也較松弛,加上其骶骨的彎曲度還未形成,骶骨與直腸幾乎處在一條直線上,直腸容易向下移動。假如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讓嬰幼兒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大便,當孩子用力屏氣,腹內壓增高時,直腸壁就會受到一股向下力的推動而容易向腸腔內突出。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便后肛門收縮力不強,直腸一旦下墜就不能立即回納而容易從肛門口脫出,這就是脫肛,也稱直腸脫垂。患有脫肛的病人,可在肛門看見一個粉紅色的組織,輕者便后自動縮回,反復發作后每次便后均須用手托回,并常有少量粘液從肛門流出。嚴重的脫肛因脫出的直腸不能及時復位,可充血、水腫、潰瘍、出血,甚至壞死,導致嚴重的后果。
此外,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其骨組織的化學組成的特點是水分較多而固體物質和無機鹽成分較少,因而小兒骨骼比成人軟而富有彈性。如果我們讓嬰幼兒長時間地坐在便盆上,脊柱的負重便大大增加,尤其是本身已患有佝僂并營養不良的孩子,就容易導致脊椎倒彎畸形,影響健美。
因此,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預防脫肛的發生,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孩子一有便意時即坐便盆,大便一結束就起立,千萬不要讓嬰幼兒久坐便盆,特別是剛學會坐的嬰兒和患有佝僂病的患兒。在選擇孩子的便盆時應注意高低適當,不要過低,必要時可在便盆的底面墊上些東西,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平時讓孩子多吃此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此外,應該指出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骨骼較軟,長時間地坐在床上的一角或用棉被做墊圍坐在床的中央玩耍也會影響骨骼的發育,對健康亦是有害的,應注意避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