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來防流腦
近日在解放軍304醫院采訪時,兒科主任余素明介紹了她去年春天接診的一個病例。這個小患者叫明明,5歲,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開始時咳嗽,有點發燒,到醫院檢查后說是感冒,拿了點感冒藥。過了兩天病情加重,出現高燒、抽搐,父母急送明明到304醫院。余主任詢問了病史并做了認真檢查,發現明明身上有散在的出血斑點,懷疑是流腦。經血液、淤斑細菌學檢查和做腰穿進行腦脊液化驗,果然是流腦。由于搶救及時,措施得當,小明明轉危為安。
余主任說,流腦就是我們常說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三四月份容易發生流行,一般多見于15歲以下的兒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流腦發病一般經過3個階段。早期病菌在鼻咽部繁殖,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道感染,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第2階段,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循環系統大量繁殖,引起全身癥狀,高燒、寒戰、頭疼,皮膚上出現血點、淤斑,開始時為玫瑰紅色,很快變成紫紅色,有的只有針尖大小,有的可有指甲大小,和常見過敏性疹塊不同的是用手指按壓后不褪色。同時伴有手腳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至出現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第3階段,病菌進入顱腦和脊髓,引起化膿性腦脊髓膜炎,患者出現劇烈頭疼,頻頻嘔吐,頸項強硬、抽搐、驚厥、昏迷、休克等一系列神經系統嚴重癥狀。
余主任說,盡管現在流腦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有數量不等的病例發生,所以決不能放松警惕。流腦防治的關鍵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如果在發病早期能準確診斷,及時治療,病情一般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但由于其早期臨床癥狀與感冒非常相似,往往容易被誤診,錯過治療的最好時機。所以,余主任強調,在流行季節對流腦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要給孩子接種流腦疫苗,提高機體免疫力;二是家里要常開窗,常通風,勤曬枕頭、被褥,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滅腦膜炎雙球菌的作用;三是在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四是頭腦中要有這根弦,如果發現兒童有發燒,咳嗽,抽風等癥狀,特別是發現身上出現用手指按壓后不褪色的血點和淤斑時,要想到有流腦的可能性。
余主任說,流腦就是我們常說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三四月份容易發生流行,一般多見于15歲以下的兒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流腦發病一般經過3個階段。早期病菌在鼻咽部繁殖,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道感染,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第2階段,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循環系統大量繁殖,引起全身癥狀,高燒、寒戰、頭疼,皮膚上出現血點、淤斑,開始時為玫瑰紅色,很快變成紫紅色,有的只有針尖大小,有的可有指甲大小,和常見過敏性疹塊不同的是用手指按壓后不褪色。同時伴有手腳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至出現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第3階段,病菌進入顱腦和脊髓,引起化膿性腦脊髓膜炎,患者出現劇烈頭疼,頻頻嘔吐,頸項強硬、抽搐、驚厥、昏迷、休克等一系列神經系統嚴重癥狀。
余主任說,盡管現在流腦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有數量不等的病例發生,所以決不能放松警惕。流腦防治的關鍵是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如果在發病早期能準確診斷,及時治療,病情一般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但由于其早期臨床癥狀與感冒非常相似,往往容易被誤診,錯過治療的最好時機。所以,余主任強調,在流行季節對流腦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要給孩子接種流腦疫苗,提高機體免疫力;二是家里要常開窗,常通風,勤曬枕頭、被褥,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滅腦膜炎雙球菌的作用;三是在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四是頭腦中要有這根弦,如果發現兒童有發燒,咳嗽,抽風等癥狀,特別是發現身上出現用手指按壓后不褪色的血點和淤斑時,要想到有流腦的可能性。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