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病型銀屑病是怎么回事?第 2 頁
⑴單關節炎或少關節炎型:此型最常見,占70%,通常只累及1~3個關節,以手、足遠端或近端指(趾)間關節為主,膝、踝、髖、腕關節亦可受累,分布不對稱。因伴發遠端和近端指(趾)間關節滑膜炎和腱鞘炎,受損指(趾)可呈現典型的臘腸指(趾)炎,常伴有指(趾)甲病變。臘腸指(趾)也可見于賴特綜合征。本型1/3~1/2的患者可演變為對稱性多關節炎型,有時和類風濕關節炎難于區別。
⑵遠端指間關節型:此型僅占5%~10%,病變累及遠端指間關節,為典型的銀屑病關節炎,通常與銀屑病指甲病變相關。
⑶殘毀性關節型:此型約占5%,雖少見,但最嚴重,是銀屑病關節炎關節致殘的主要原因,也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現。易侵犯跖骨、掌骨或指骨,可出現嚴重的骨溶解。指節常有“套疊”現象及示指短縮畸形,可出現“望遠鏡手”。病變關節可發生強直。患者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可伴有發熱、體重下降及嚴重而廣泛的皮膚病變和骶髂關節炎。
⑷對稱性多關節炎型:此型約占15%,病變以近端指(趾)間關節為主,可累及遠端指(趾)間關節及大關節如腕、肘、膝和踝關節等。有的患者呈對稱性分布。受累關節數目較類風濕關節炎少且畸形程度輕,類風濕因子多為陰性。
⑸脊柱病型:此型約占5%,年齡大的男性多見,以脊柱和骶髂關節病變為主(常為單側),下背痛或胸壁痛等癥狀可缺如或很輕。
脊柱炎:多為不對稱的脊椎旁骨化,本型中以韌帶骨贅為表現的脊柱炎發生率高達40%。韌帶骨贅可發生在無骶髂關節炎的患者,并可累及脊柱的任何部分,通常不發生在邊緣而是在椎體的前面和側面,嚴重者可引起脊柱融合。脊柱炎改變多為節段性不連續的跳躍性改變,很少有下腰痛和胸壁疼痛。可影響頸椎導致寰椎關節半脫位。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濕疹]慢性濕疹驗方 07-23 [凍瘡]冬病夏治防凍瘡 07-21 [膿皰瘡]夏季當心膿皰瘡 05-24 [帶狀皰疹]火針治帶狀皰疹神經痛 04-20 [凍瘡][圖文]凍瘡是怎么形成的? 03-09 [凍瘡][圖文]凍瘡怎么治 凍瘡的治療方法 03-09 [帶狀皰疹]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疼痛之脈案 03-02 [帶狀皰疹]病毒性帶狀皰疹 03-02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后遺癥的外用治療… 02-28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的癥狀及后遺癥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