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的病原學
【疥瘡病原學】
疥瘡是由人型疥螨寄生于人體皮膚表層內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皮膚病。本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染,也可經衣物間接傳染,可在家庭或集體人群中流行。疥螨俗稱疥蟲,是一種皮內寄生蟲,種類很多。人的疥瘡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蟲分雌雄兩種,雌蟲約400μm長,肉眼剛可見到。成熟的雌蟲為卵園形扁平體呈黃白色,它沒有明確的頭,但口突出體部前緣,常誤認為頭。它有四對足,各分5節,前2對末端有吸盤,后2對為長尾狀硬毛。其腹部中央有產卵孔一個,軀干區的中央是肛門。雄蟲比雌蟲小一半,疥蟲在溫暖的皮膚上面爬行很快,1分鐘走2.5cm。成熟雌蟲在適當皮膚區,進入角質層藏在下面,用前兩對爪鑿遂道進入角質與顆粒層交界處,從該處細胞吸取營養。
疥螨的生活史為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成熟雌蟲每開鑿隧道0.5-5mm,在遂道數小時內排第一個卵,每天可產卵40-50個。產卵同時也排出糞便,產完卵即死在遂道的盲端。雌蟲平均生存6-8周。
卵呈橢園形,色淡黃,殼很薄,約為雌蟲體積的一半大小。卵在遂道中孵化3-4天后,形成幼蟲,其形態與成蟲相似。只有三對足。它可在遂道內保持1天。然后在皮膚表面移動,又很快鑿遂道進入皮內,并在遂道中隱蔽和攝取食物,約3天多幼蟲變為若蟲,若蟲已有四對足,可分雌雄,此時雌雄若蟲在夜間于表皮進行交配,交配后雄蟲大多死亡,雌性若蟲交配2-20分鐘鉆入人的皮膚角質層內,不久即蛻皮變為成蟲,然后在體內進行卵細胞受精,經2-3天即在遂道內產卵,一邊前進一邊產卵,以后雌蟲死在遂道內。從產生的卵到長大為成蟲約7-10天。
疥螨的致病因素有2種,一是疥蟲在皮膚角質層鑿遂道所引起的皮膚機械性損害,二是疥蟲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膚瘙癢。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濕疹]慢性濕疹驗方 07-23 [凍瘡]冬病夏治防凍瘡 07-21 [膿皰瘡]夏季當心膿皰瘡 05-24 [帶狀皰疹]火針治帶狀皰疹神經痛 04-20 [凍瘡][圖文]凍瘡是怎么形成的? 03-09 [凍瘡][圖文]凍瘡怎么治 凍瘡的治療方法 03-09 [帶狀皰疹]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疼痛之脈案 03-02 [帶狀皰疹]病毒性帶狀皰疹 03-02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后遺癥的外用治療… 02-28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的癥狀及后遺癥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