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calculus of kidney)指發生于腎盞、腎盂及腎盂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多數位于腎盂腎盞內,腎實質結石少見。平片顯示腎區有單個或多個圓形、卵圓形或鈍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勻。邊緣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狀。本病屬于中醫“淋癥”范疇,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為特點。常以小便排出砂石為主證,中醫稱之為“石淋”。

腎結石臨床常分為實證和虛實夾雜證兩種類型:
1、實證型。癥見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治宜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涼血止血。
2、虛實夾雜型。癥見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見神疲乏力,精神萎頓,面白少華,舌淡紅有齒痕,脈細弱無力,或伴腰腹隱隱作痛,腰膝酸軟,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治宜利尿排石通淋,或兼補益氣血,或兼滋養陰液。若石淋日久不愈,也可轉變為“勞淋”(小便淋瀝不已,遇勞則發),應從勞淋論治。臨床應辨明虛實,標本兼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