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別誤診“冠心病”
當心別誤診“冠心病”
焦慮癥被誤診為冠心病
老范今年45歲,近幾年他經常感到胸悶胸痛。發作和勞累及情緒有一定關系,發作時胸口發緊,胸悶胸痛,心慌氣短,口唇發紫,還出汗,心里非常緊張甚至恐懼,含硝酸甘油后5分鐘左右能緩解。加上他有很多冠心病危險因素,如父母都有冠心病(有遺傳因素),吸煙飲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因此當地醫生明確給他診斷為“冠心病”。但幾次發作時急診,心電圖都沒有異常發現,他和當地醫生都認為可能是發作過去了,沒抓著心電圖變化的緣故。幾年來,他吃了多種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為了治好病,他都是吃最好最貴的藥,但效果并不好,相反癥狀越來越重,發作越來越頻。當地醫生勸他安放心臟支架,可他總是下不了決心,想想這么年輕就在心臟上放支架,心里總覺著不是滋味。最近他來北京某大醫院請專家確診。專家經祥細診斷,認為范先生所患并非冠心病,而是焦慮癥,是以持續性緊張或發作性驚恐為特征的一種心理障礙。專家讓他停掉治療心臟病的藥物,繼續服用抗高血壓的藥物,并用些簡單的抗焦慮藥物,工作生活盡量減壓,適當運動、鍛煉、減肥。兩個月后,范先生的癥狀完全控制了,而且心情也好了,也不那么煩躁了。
女性65歲前易被誤診為冠心病
近些年,越來越多年過50的女性被診斷為“冠心病”,長期服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不說,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讓她們不堪重負。然而,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發現,原來自己是被誤診為冠心病。
女性在絕經前有雌激素的保護,患心血管病的幾率很低,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異常,不抽煙酗酒,一般不容易和冠心病沾邊。即使停經后,發生動脈硬化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到60歲才會出現動脈硬化,出現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則會更遲。到了更年期,體內激素分泌失調,平衡被打破,會出現類似于冠心病的一系列癥狀,如心慌、胸悶、發堵、出汗等,很容易誤以為是心臟出了問題。再加上有些醫生在這方面缺少經驗,容易發生誤診,這在停經后到65歲的女性中時常發生。因此,女性在停經后至65歲前確診冠心病必須特別慎重。專家指出,患者一走路、上樓就出現問題必須引起警惕,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寒冷、暴飲暴食后出現胸骨左側疼痛,一般都是冠心病的癥狀。但如果是壓痛,安靜時發作的心絞痛,出現不適后含半小時硝酸甘油就能緩解的,都不能作為冠心病的診斷依據。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