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

【概述】
風疹是由外感風熱時邪所引起的一種較輕的發疹性傳染病。臨床以輕度發熱,咳嗽,細小如沙的特殊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為其特征。5歲以內的小兒發病較多,常發生于冬春兩季。本病中醫稱“風痧”,也有人認為其形如麻疹,但不是麻疹,故稱為“野痧子”。
【病因病理】
主要因感受風熱時邪,邪毒由口鼻而入,郁于肺衛,而見發熱,咳嗽,流涕。蘊于肌腠,與氣血相搏,邪毒外泄肌膚而發疹,疹色鮮紅或色暗融合成片。
【診斷要點】
1.城市中多見,可形成流行,前驅期較短暫,約半天至1天。
2.輕微的上呼吸道炎,低熱,當天或第二天發出彌漫的全身性紅色細小斑丘疹。先見于頭面部,發展迅速,隨即見于軀干、四肢,唯手足心較少。第三四天或更長時間隱退,疹退后無色素沉著及脫皮。
3.枕部、耳后及頸后的淋巴結腫脹有壓痛,可持續2~7天。
4.血白細胞總數減少,中性粒細胞下降。
【辯證分型】
1.邪郁肺衛癥狀:惡風發熱,咳嗽流涕,目赤噴嚏,納呆,疹色淡紅,先起于頭面,繼發于身軀,分布均勻,疹子細小,有瘙癢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舌苔白或薄黃,脈數。
證候分析:風邪侵犯肺胃,腠理開合失司,故發熱,惡風寒,噴嚏,流涕。風邪上受,肺氣失宣故輕微咳嗽。邪在衛表與氣血相搏,發于皮膚,故肌膚透布皮疹。風性善動故疹出遍及四肢,抓癢不寧。風邪在表,未能入里,留于半表半里之間,因少陽之脈循耳后,經脈壅滯,氣血郁阻,引起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
2.邪毒內盛癥狀:高熱口渴,煩躁不安,神倦乏力,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胃納欠佳,疹色淡紅或紫暗,疹點成片密集,皮膚瘙癢后苔黃,舌質紅,脈浮數。
證候分析:邪熱熾盛,內傳入里,燔灼氣分,故高熱口渴。邪熱迫傷營分故心煩不寧,疹色鮮紅密集。
舌質紅,苔黃,脈數為熱盛之象。
【分型治療】
1.邪郁肺衛治則:疏風清熱。
主方:桑菊飲加減。
加減:熱盛,加生石膏30克、鴨跖草15克;咳嗽痰多色黃,加黃芩10克、象貝母10克、杏仁10克;
目赤,加木賊草5克、防風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為辛涼輕劑。方用桑葉、菊花疏風清熱,薄荷解表散邪;杏仁、桔梗宣肺止咳;連翹清熱透表;蘆根清熱生津;桔梗、甘草清利咽喉。
處方舉例:
桑葉10克 菊花10克 銀花10克 連翹10克 薄荷3克(后下)蘆根30克 蟬衣6克 牛蒡子6克 桔梗3克 甘草6克
2.邪毒內盛治則:清熱解毒。
主方:透疹涼解湯加減。
加減: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0克、鮮蘆根30克;
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10克(后下)、芒硝6~10克(沖);疹色暗紫而密者,加生地10克、丹皮10克;
納呆食少者,加神曲10克、谷芽30克。
主方分析:本證由衛入氣,正氣托毒外出,應因勢利導,故用清熱解毒佐以透疹。方中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蟬蛻疏風清熱,連翹、黃連、紫花地了清熱解毒,赤芍、紅花涼營活血。
處方舉例:
桑葉10克 蒲公英15克 菊花10克 薄荷3克(后下)牛蒡子10克 蟬衣6克 紫花地丁10克 連翹10克 赤芍10克 甘草6克
【中成藥】
1.銀翹解毒片 每日3次,每次l~2片吞服。
適用于邪郁肺衛。
2.牛黃解毒片 每日3次,每次2片吞服。適用于邪毒內盛。
【簡便方】
1.野菊花10克,板藍根15克,蟬衣5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2.蘆根3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3.銀花15克,玄參15克,蟬衣5克,薄荷5克(后下),生石膏30克,紫草1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其它療法】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治療
【注意事項】
1.發現風疹患兒應隔離到出疹后5天,未患過風疹的小兒盡量避免與患兒接觸,少去公共場所。
2.妊娠(早期)的婦女,應盡量避免與風疹病兒接觸,感染后極易導致胎兒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白內障等。
3.患兒注意休息,并給予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風寒侵襲,防止并發其他病證。
4.紅皮甘蔗帶皮切碎250克,荸薺洗凈250克,加水煎湯代茶,荸薺可服食。有清熱養陰生津的功效。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