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癥-卷四第 7 頁
二十日 八天照前方仍服一帖。 二十一日 九天身上色淡灰,四肢尚空,大便頻仍,寒戰發癢,皆系虛象,急用陳文仲 法,防其內陷。 黨參(三錢) 肉果霜(五錢) 訶子肉(五錢,煨) 茯苓塊(五錢) 于術(五錢,土炒) 炙甘 草(三錢) 廣木香(三錢) 官桂(一錢,去粗皮) 白芷(三錢) 炒廣皮(二錢) 姜半夏(三 錢) 熟附子(一錢) 洋參(三錢,姜汁炒)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去核) 切牙加∶ 公丁香(三錢) 第二帖做細末。 二十二日 將昨日第二帖之末藥,每服三錢,約二三個時辰服一次。 呂男 二歲 甲子正月十一日 狀元痘原不必服藥,但現下半生半熟,泄瀉唇寒,猶恐 遭毒損目,議托溫法。 生黃 (三錢) 黨參(三錢) 白術(一兩) 茯苓(三錢) 炙甘草(三錢) 半夏(一錢) 廣皮(一錢) 訶子肉(二錢) 生苡仁(二錢) 服二帖后去黃 ,再服二帖。 汪男 三歲 初報痘點,形即繁重,表虛脈滑,心熱恣甚,謹防八九朝塌癢,且與辛涼 解肌透毒。 苦桔梗(五錢) 生甘草(錢半) 銀花(二錢) 牛蒡子(三錢) 蘇薄荷(三錢) 杏仁泥( 二錢) 全歸(一錢) 連翹(二錢,連心) 丹皮(三錢) 初七日 險痘一天,頭面粘連,點現癟闊,足涼,非純然毒重,亦非純然氣虛,且與活 血松肌敗毒,大涼大溫,皆在難施之例。 鎊犀角(五錢) 牛蒡子(一錢) 青皮(二錢) 苦桔梗(三錢) 全歸(錢半) 銀花(五錢) 甘草(二錢) 南楂炭(三錢) 薄荷(八分) 連翹(三錢) 豬尾膏(三匙沖) 外以胡荽酒洗足。 初八日 險痘二天半,但唇腫,右顴腫,心脾之火甚也。足已溫,痘苗稍大者即頂陷。 犀角(五錢) 全歸(二錢) 銀花(五錢) 苦桔梗(三錢) 紅花(八分) 紫地丁(五錢) 甘草 (錢半) 楂炭(錢半) 連翹(三錢) 牛蒡子(二錢) 廣皮(八分) 豬尾膏(三匙) 白茅根( 一兩) 按∶白茅根秉燥金之體,感風木而花,內異于眾草,生發最速,其性喜潔,故能化毒開 清。 其味甘涼,故能走肺胃而不傷肺胃之陰。《本草》稱其主衄癥,蓋言其所當然,而不言其所 以然也。但此物性平和,不假以重權不為功,凡一切清竅病,用之最良。而痘癥中護眼護喉 ,走清導血分為尤良也。 初九日 險痘三天半,兩眼兩顴肉腫,瘡不腫,心脾之火太甚也。血無不活,故今日不 加血藥。 犀角(五錢) 連翹(三錢) 元參(五錢) 羚羊角(五錢) 苦桔梗(六錢) 銀花(五錢) 紫地 丁(五錢) 甘草(錢半) 細生地(三錢) 牛蒡子(五錢) 白茅根(一兩) 谷精草(三錢) 白 芷(二錢) 初十日 重險痘四天半,額滯于頦,頦滯于身,此陽火有余之象,雖不必大下,仍以敗 毒為主,而提頂次之。 犀角(五錢) 銀花(五錢) 羚羊角(五錢) 紫地丁(五錢) 黃芩(三錢) 苦桔梗(五錢) 次 生地(五錢) 牛蒡子(二錢) 元參(二錢) 甘草(二錢) 谷精草(三錢) 山連(錢半) 白茅 根(一兩) 十二茶杯水,煮成五杯,分十次服。 十一日 五天半,已有行漿之勢,不必提頂托漿,但喉沙聲啞,趁此猶系外感用事之時 ,仍 用昨日方開提肺氣敗毒,減其蒸騰煉毒之火,使歸于平和,即行此等湯火痘之漿法,所謂道 無定體者此也。高明以為何如?仍用昨日方一帖,限明日黎明服完。 十二日 六天半,面已有漿,四肢腰背皆空,五更大便兩次,痛快而溏,今晚已入氣血 用事之關,須漸進補托,兼與清毒。 炙綿 (三錢) 犀角(三錢) 白芷(二錢) 冬白術(二錢) 白茅根(六錢) 黨參(錢半) 苦桔梗(一錢) 茯苓塊(三錢) 銀花(三錢) 廣皮炭(一錢) 日入后服。 十三日 七天半,頭面漿已七八,腰背不足,四肢尚空。今日正是氣血當令,已有癢態 ,必得扶其不及,多得一分漿,少得一分后患,此身小痘多之定法也。 生綿 (五錢) 白芷(二錢) 廣皮炭(錢半) 黨參(三錢) 炙甘草(錢半) 紅花(一錢) 冬白術(三錢,土炒黃) 茯苓塊(三錢) 廣木香(一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