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癥-卷四第 3 頁
十三日 十二天漿薄微咳,痂癢,便溏,仍當補氣,兼與實脾。 人參(八分) 煨肉果(錢半) 濃樸(二錢) 生黃 (五錢) 訶子肉(二錢) 廣木香(一 錢) 茯苓塊(五錢) 炙甘草(三錢) 焦于術(三錢) 生苡仁(五錢) 廣皮炭(一錢) 十四日 十三天喉啞咳嗽而渴,肺中余毒未清,便溏溺短,痘后脾虛宜實。 茯苓塊(三錢) 五谷蟲(一錢) 冬白術(三錢,炒) 濃樸(錢半) 生苡仁(五錢) 苦桔 梗(三錢) 訶子肉(二錢,煨) 炒銀花(二錢) 地骨皮(二錢) 連翹(錢半) 吳氏 五歲 辛酉九月二十日 險中逆痘三天,繁紅扁闊,成片不起,翁仲仁謂重壅遏 。其形退縮,且煩躁肢逆,唇焦舌黃,溲短腹痛,痘頂先出者已焦,勉用雙解法。 芥穗(三錢) 全歸(三錢) 苦桔梗(三錢) 楂肉(三錢) 生大黃(五錢) 生甘草(一錢) 牛 蒡子(三錢) 連翹(二錢) 銀花(三錢) 豬尾(三匙,入梅片二分熬膏) 桃仁粉(二錢) 薄 荷(一錢) 二十一日 四天艷紅扁闊,下后稍見起發,究不肥綻,何能起脹成漿,咳嗽痰多,且與 清涼敗毒,活血松肌,開提肺氣。 犀角(三錢) 杏仁(三錢) 紫草(二錢,和豬尾膏) 羚羊角(三錢) 苦桔梗(五錢) 銀 花 (三錢) 連翹(三錢) 甘草(一錢) 大力子(三錢) 芥穗(三錢) 歸尾(一錢) 楂炭(五錢) 二十二日 五天密布不齊,身熱未退,扁闊癟陷,形色滯暗,不能起脹,那得成漿,勉 于清毒之中,兼與活血提頂。 犀角(三錢) 天蟲(三錢) 杏仁(三錢) 羚羊角(三錢) 歸須(二錢) 銀花(三錢) 苦 桔梗 (三錢) 牛蒡子(三錢) 白芷(二錢) 甘草(一錢) 皂針(一錢) 楂肉(二錢) 連翹(三錢) 紫草(二錢) 雞冠血(每杯沖四茶匙) 二十三日 六天頭面雖有行漿之意,究竟周身平陷,較昨日顏色略潤耳。仍與清毒活血 提頂,少加托里。 生黃 (三錢) 天蟲(二錢) 全歸(三錢) 皂針(錢半) 人中黃(一錢) 杏仁(三錢) 白芷 (二錢) 紫草(三錢) 牛蒡子(三錢) 銀花(三錢) 穿山甲(一錢) 苦桔梗(五錢) 犀角( 三錢) 雞冠血(每杯沖四茶匙) 二十四日 七天頭面行漿,周身平塌空殼,用伍氏內托法。 生綿 (八錢) 大力子(三錢,炒研) 白芷(二錢) 全歸(三錢) 苦桔梗(三錢) 川芎 (錢 半) 炙甘草(錢半) 洋參(錢半,炒老黃色) 紫草(二錢) 燕窩根(五錢) 公雞湯(一茶杯 )雞冠血(每杯沖三茶匙) 二十五日 八天頭面漿足,周身平塌者已起,空殼者亦有行漿之勢,翁仲仁謂喉啞聲嘶 ,漿行飽滿,亦無妨。切牙在七日以后屬氣虛,況其食少乎,非陰虛也。 生綿 (八錢) 炙甘草(一錢) 公丁香(四分) 白芷(二錢) 象貝(二錢) 苦桔梗(五 錢) 天蟲(三錢) 洋參(錢半,炒老黃) 牛蒡子(三錢) 雞湯(一茶杯) 二十六日 九天漿已行及大半,但氣虛作癢,看守勿懈,毋令損破為要。 生綿 (一兩一錢) 象貝(三錢) 白芷(三錢) 天蟲(三錢) 苦桔梗(六錢) 牛蒡子( 三錢) 洋參(二錢) 冬白術(二錢) 炙甘草(三錢) 廣木香(一錢) 二十七日 十天漿已行及十之七八,惟痰咳微癢,眼中出膿為可慮。 生綿 生甘草 谷精草 苦桔梗 焦冬術 桑葉 生苡仁 連翹 土貝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