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五章 利尿通便類第 11 頁
竹筍(《本草綱目拾遺》)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異名】竹筍、筍。
【性味歸經】甘,寒。入胃、大 腸經。
【功效】清熱消痰,利尿消腫,止瀉痢。
【應用】
1.痰熱咳嗽:毛筍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腎炎,心臟病,肝臟病等浮腫腹水:毛筍、陳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按語】
竹子種類多,竹筍品類亦多。市場現售的有圓筍、毛筍、冬筍、青筍、鞭筍等。毛筍浙江、福建山區多,青筍出于云貴山區,鞭筍為毛竹鞭之嫩者。且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稱。
【參考文獻】
1.《食物本草》:“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并妊婦頭旋顛仆,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2.《飲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多食發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發起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4.《隨息居飲食譜》:“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