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睛疾病 第四節 混睛障第 3 頁
(二)肝膽熱毒
[主證]黑睛混濁,赤脈貫布,抱輪暗赤,刺痛流淚,便秘溺赤,口苦苔黃,脈數。
[證候分析]肝膽熱毒熾盛,上攻黑睛,故黑睛混濁。因熱致瘀,故赤脈貫布,抱輪暗紅,刺痛流淚。便秘溲黃,口苦苔黃脈數,為熱毒熾盛之候。
[治法]瀉肝解毒。
[方藥]銀花解毒湯加減。方中膽草清瀉肝膽;黃芩、桑白皮、花粉清熱瀉火;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大黃、枳殼通腑瀉下以清熱;蔓荊子疏風清熱,合之為瀉肝清熱解毒之方。若熱毒熾盛者,重用銀花、蒲公英,再加野菊花、止茯苓以清熱解毒;若瘀滯甚者,可加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若大便數日不解,可加玄明粉,以協助大黃通腑瀉下。
(三)陰虛火旺
[主證]病情反復發作,疼痛不顯,抱輪微紅,舌紅少津,脈細數。
[證候分析]邪毒久伏,傷陰耗液,陰津不足,虛火上炎,故見癥較輕。津液不足,故舌紅少津;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征;若兼咽燥干咳等,為肺陰不足,津不上承;若兼頭暈耳鳴等,為肝腎陰虧,相火妄動。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肺陰不足者,宜滋陰潤肺,用百合固金湯加減。方中百合、生地、熟地、貝母滋陰清熱,潤肺化痰;玄參、麥冬、桔梗、甘草滋陰生津,降火利咽;當歸、白芍質潤養血,滋陰柔肝。若肝腎陰虧,相火妄動者,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病至后期,遺留瘢痕翳障者,參照宿翳處理。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