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睛疾病 第五節 宿翳
宿翳是指黑睛疾患痊愈后結成瘢痕翳障,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赤痛畏光的眼病。本病見于《目經大成》。歷代眼科文獻,根據其翳的形狀、范圍、程度、顏色等情況命名,名目繁多,然其要者不外冰暇翳、云翳、厚翳、斑翳四種。宿翳治療困難,一般翳薄而早治,可望減輕或消退;若年久翳老,用藥多難奏效。相當于西醫學的角膜瘢痕。
[病因病機]
系凝脂翳、花翳白陷、聚星障、混睛障等黑睛疾病或外傷痊愈后遺留的瘢痕翳障。
[臨床表現]
黑睛上有白色翳障,形狀不一,厚薄不等,部位不定,但表面光滑,邊緣清楚,眼無赤痛。位于黑睛周邊而未遮瞳神者,視力影響較小;位于黑睛中央而遮蔽瞳神者,可嚴重影響視力。若翳菲薄,如冰上之瑕,須在集光下方能察見者,為冰瑕翳;若翳稍厚,如蟬翅,似浮云,自然光線下可見者,為云翳;若翳較厚,色白如瓷,一望則知者,為厚翳;若翳與黃仁粘著,其色白中帶黑,或有細小赤脈牽絆,瞳神倚側不圓者,稱斑脂翳。
[診斷依據]
一、多有黑睛病變或外傷史。
二、黑睛上有灰白色翳障,形狀不一,厚薄不等,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熒光素鈉染色為陰性。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