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診斷概要 第一節 眼科診法第 14 頁
(五)裂隙燈檢查
裂隙燈是由照明系統(裂隙燈)和放大系統(顯微鏡)兩大部分組成。使用時不僅能準確地觀察眼前部各組織的細微病變,例如在虹睫炎時可觀察角膜后的沉著物KP等。而且可以利用裂隙形成的光學切面,觀察到角膜、晶狀體的分層變化及玻璃體前1乃的情況。在安放適當的附件后,如前置鏡、接觸鏡、前房角鏡及三面鏡等,還可以觀察玻璃體后部和整個眼底以及前房角情況。因此,它是眼科重要的檢查儀器。
檢查在暗室內進行,囑患者下頜擱在托架上,前與托架上面的橫擋緊貼,如檢查晶狀體周邊部、玻璃體及眼底時,須先將瞳孔充分擴大。檢查外眼時光線自顳側射人,光源與顯微鏡約呈45。;檢查前房、虹膜、晶狀體及玻璃體前1/3時,以30~或更小角度為宜。檢查玻璃體后部及眼底時,以5。一10~為宜。裂隙燈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直接集點照射法,此外還有彌散光照射法、后部反光照射法等。
(六)前房角鏡檢查
前房角鏡是專門檢查前房角的一種接觸鏡,目前臨床上普遍使用Goldmnn房角鏡。借助裂隙燈顯微鏡照明并放大,使房角結構清晰可見。對于判斷前房角的寬窄與是否關閉對青光眼的診斷、分類、治療及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前房角鏡檢查是青光眼防治工作中的常用方法。
檢查方法:
(1)被檢眼用0.5%地卡因作結膜囊表面麻醉。
(2)前房角鏡用肥皂擦洗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揩干,在房角鏡的碟狀凹里盛滿1%甲基纖維素或抗生素眼藥水。
(3)患者端坐于裂隙燈前,頭部固定于托架上,檢查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分開病眼上下瞼,囑病員向下注視,然后把前房角鏡迅速平穩地放人結膜囊內并固定,使鏡面緊貼角膜,勿使甲基纖維素流失而產生氣泡。
(4)用窄裂隙光線,與角膜成10℃~15℃方向投射在房角鏡鏡面上。檢查時通常先將鏡面置于上方,順時針旋轉一周,房角鏡中看到的是對側房角,但左右關系不變,旋轉一周,整個房角情況可順次看清。
正常房角:從解剖角度看,前房角由前壁、后壁及所夾的隱窩三部分組成。前房角結構在房角鏡下由前向后依次為Schwalbe線、小梁網、鞏膜突、睫狀體帶、虹膜根部。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