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言 第二節 中醫眼科學發展簡史第 5 頁
五、衰落與復興時期(清朝·鴉片戰爭以后至今)
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的百余年間,由于國家政治腐敗,帝國主義列強入侵,社會經濟瀕臨崩潰,中醫事業隨之凋零,中醫眼科學得不到應有的發展,也由興盛轉向衰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后,中醫眼科才枯木逢春,得到迅速發展。
衰落時期刊行的一些眼科著作,大多內容簡單,無明顯特色,或者沿襲前人《銀海精微》、《原機啟微》、《審視瑤函》等作。有一定創見者為數甚少,如黃巖的《秘傳眼科纂要》、馬化龍的《眼科闡微》、撰人不詳的《眼科奇書》、康維恂的〈眼科菁華錄》等。
此外,由于西醫眼科的傳人和影響,為以后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創造了條件。當時這一類的專著有徐庶遙著《中國眼科學》、陳滋著《中西醫眼科匯通》等。唐容川所著《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中也包含有眼科方面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黨的中醫政策振興了中醫,中醫眼科隨之迅速發展。1955年起,北京等地先后成立中醫研究院所,設立中醫眼科研究室和臨床科室。1956年起,全國各省市相繼成立高等中醫院校,設立眼科教研室和附屬醫院眼科的門診及病房。
這些在推動中醫眼科醫療、教學、科研的發展及現代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理論和臨床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而且培養了一大批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眼科人才,其中包括中醫眼科的醫學碩土、博士等高級人才。通過臨床教學實踐,高等中醫院校統編教材《中醫眼科學》,先后5次修訂,不斷充實完善,而且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還組織編寫了協編教材。近50年來,路際平著《眼科臨癥筆記》、陸南山著《眼科臨癥錄》、姚和清著《眼科證治經驗》、陳達夫著《中醫眼科六經法要》、龐贊襄著《中醫眼科臨床實踐》、張望之著《眼科探驪》以及《韋文貴眼科經驗選》、《陳溪南眼科經驗》、《張皆春眼科證治》等,使老中醫的寶貴經驗得到總結與推廣。
此外,還有中國中醫研究院等主編《中醫大辭典·眼科部分》、陸綿綿編《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病》和主編《世界傳統醫學·眼科學》、楊維周著《中醫眼科歷代方劑匯編》、唐由之主編《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分卷》、成都中醫藥大學編《中醫眼科學》、廖品正主編《中醫眼科學》、唐由之等主編《中醫眼科全書》、李傳課宅編《中醫眼科臨床手冊》和《新編中醫眼科學》等,一大批中醫眼科專著如雨后春筍般陸續出版。1985年成立全國中醫眼科學會,至今已舉辦9次全國性學術交流會,還創辦了《中國中醫眼科雜志》等。這一切都充分地顯示了建國50年來中醫眼科事業的蓬勃發展,成果豐碩,形勢喜人。目前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眼科工作者,正面向新世紀,攜手并進,繼續為實現中醫眼科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