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疾病命名與分類釋義第 7 頁
五、腫瘤類
癭發于頸部結喉正中之處的甲狀腺病變。中醫文獻中分有五癭。凡局部皮色不變,漫腫不痛,皮寬不急,按之軟綿者,稱氣癭(單純性甲狀腺腫);或有結塊,能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始終不潰者,稱肉癭(甲狀腺腺瘤或囊腫);結塊按之堅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隨吞咽動作移動性減少或推之不移者,稱石癭;至于筋骨(脈)呈露曰筋癭,“赤脈交結曰血癭”,此兩癭皆為氣癭與石癭的合并癥。
瘤瘀血、濁氣、痰滯停留于人體組織之中,因其聚而成形結塊者,稱為瘤。本病隨處可生,多發于皮肉筋骨之內,中醫文獻中分有六瘤,即氣瘤(神經纖維瘤)、肉瘤(脂肪瘤)、筋瘤(靜脈曲張)、血瘤(海綿狀血管瘤)、骨瘤(骨瘤、骨肉瘤)、脂瘤(皮脂腺囊腫)。
巖腫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狀似巖突,破潰后瘡口中間凹陷很深,形如巖穴,故名巖。如生于乳房的稱乳巖,生于陰莖部的稱腎巖(腎莖癌),生于唇部的稱唇巖等。巖與癌同。
失榮頸部的惡性腫瘤。常發于頸部兩側或耳的前后,腫塊堅硬如石,推之不移,病的后期,患者面容消瘦,狀如樹木,失去榮華,枝枯皮焦而命名,即西醫所稱的頸部淋巴結繼發或原發惡性腫瘤。
翻花瘡一種皮膚腫瘤,以其病損部位潰破之后,不能愈合,胬肉突出,瘡口外翻,好似花蕊一般,頭大根小,一旦碰傷,流血不止而命名,相當于西醫所稱的鱗狀上皮癌、基底細胞癌及良性乳頭狀瘤等。
鎖肛痔肛門部的惡性腫瘤,以其贅生物堵塞肛道,引起肛門狹窄,猶如塊物鎖住肛門而命名。《外科大成》說:“鎖肛痔,肛門內外如竹節鎖緊,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糞細而帶扁,時流臭水……”多指肛管直腸癌晚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