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卷第八 平痓濕暍脈證第二
脈經卷第八 平痓濕暍脈證第二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者,名剛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 太陽病,發熱,其脈沉而細者,為痓.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者,為痓.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痓,葛根湯主之。
剛痓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其人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痓病,發其汗已,其脈浛浛如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必痓. 脈來,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痓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夫風病,下之則痓. 復發其汗,必拘急。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沉遲,此為痓,栝簍桂枝湯主之。
痓病有灸瘡,難療。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其汗,汗出則痓. 太陽病,關節疼煩,脈沉而緩者,為中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即劇,此為風濕,汗出所致也。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而身色熏黃也。
濕家之為病,其人但頭汗出,而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吐,或胸滿,小便利,舌上如胎,此為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飲而不能飲,則口燥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