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卷第八 平痓濕暍脈證第二第 2 頁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湯加術四兩,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湯主之。
病人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即愈。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附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術附子湯主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太陽中熱,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湯主之。
太陽中熱,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膚中所致也,瓜蒂湯主之。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惡寒則甚;加溫針,則發熱益甚;數下之,淋復甚。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