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痹痛藥酒配方
風濕痹痛藥酒配方
中醫認為,痹痛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入人體,阻閉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伸曲不利或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表現的病證。
風濕痹痛藥酒配方:十七味藥酒
【配方】白石英120g 酸棗仁30g 羚羊角30g 磁石120g 石斛90g 黃芪30g 羌活30g 生地60g 牛膝90g 肉桂60g 云苓60g 杜仲45g 酒3500ml
【功用】祛風,利濕,補虛。
【制法】1 將上述藥材一同碎為細末,裝入布袋內,懸掛在干凈的壇子同內;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10日后開啟。
【用法】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旋飲旋添酒,味薄止。
【藥材功效解析】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風、羌活:祛風濕,通經止痛。
制附子、肉桂:溫陽散寒止痛。
丹參、山萸肉、黃芪、酸棗仁、生地、杜仲:補虛蠲痹,緩攣急,強腰腳。
石斛、磁石、羚羊角:補腎益精,聰耳明目,舒筋除痹。
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為生化之基。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風濕痹痛藥酒配方:十味附子酒
【配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參30g 續斷30g 牛膝30g 白術50g 生姜50g 細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
【功用】散寒逐濕。
【制法】1 將上述藥材搗細如麻豆大,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5日,秋冬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細辛:溫陽散寒止痛,啟先天生發之機,扶正以祛邪,通經除痹弱。
五加皮、續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藥下行,并可祛濕,以治腿足酸軟等癥。
丹參:通調血脈,養血舒筋,以療攣急、萎枯。
白術、生姜:和胃化濕,以祛腫脹、嘔吐之患。
桑白皮:開肺利水,以抑腳氣之沖逆。
此酒散寒逐濕,溫陽行痹,補肝腎,強筋骨,益脾通脈,降利沖逆。主治因腳氣引起的腿腳軟弱無力,或麻木、酸痛、攣急、腫脹、發熱、萎枯、嘔吐等。
中醫五絕網提醒:以上藥酒配方,僅供參考,不可盲目飲用,如需使用,須在中醫師指導下應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