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的真假和從舍
脈象的真假是指脈象是否真實地反映病證,與病證的屬性是否一致,若出現不一致,辨證時該如何從舍?
脈象是機體生理病理變化在寸口的反映,是疾病在發生、發展、演變過程中的體征之一,能較客觀的反映了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態。脈象的真假可以預測疾病的順逆,脈癥相應者為順,不相應者為逆。一般情況,脈象與病證、癥狀屬性是一致的,但由于病情復雜多變,往往出現與病證不相符的情況,此時必有“一真一假”, 無論脈癥哪個“真”或“假”,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病情的真實一面。例如:外感表實證脈浮而有力為脈真,反映邪盛正實,正氣與邪氣交爭劇烈,是脈癥相應的順證;若表實證出現細、微、虛、弱等虛脈,提示正氣已虛或正氣被邪郁閉,脈象先于癥狀出現,為脈癥相反的逆證。久病脈來沉、細、微、虛、弱者,提示正氣雖不足而邪氣亦不盛,脈象反映了病證的真實屬性,為順證;若久病見浮、洪、實、數脈,提示病情加重,為逆證。
舍脈從癥:在癥真脈假的情況下,必須舍脈從癥。例如:癥見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燥結,舌紅苔黃厚焦躁,而脈遲,此癥實熱內結腸胃是真,而脈遲主寒,與病證的實熱病機不相符,為假象,是熱邪阻滯血脈運行所致,應當舍脈從癥。
舍癥從脈:在癥假脈真的情況下,必須舍癥從脈。例如:形瘦納少,腹部脹滿,脈見微弱,結合四診,此癥屬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虛脹,脈虛弱則反映的是真虛,故當舍癥從脈。又如:熱邪郁閉于里,癥見胸腹灼熱,渴喜冷飲,心煩尿黃,四肢厥冷,舌紅苔黃,脈滑數。癥狀中四肢厥冷的寒象與病因病機不相符,而舌、脈真實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質,故舍癥從脈。
總之,脈與癥的從舍應四診合參,仔細辨別,綜合分析病情后才能取舍得宜,作出正確判斷。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