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脈真的主生死嗎?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6 19:27:26 

代脈,除孕及暴病外,皆認為代為臟氣衰敗,主死脈。可是臨床見許多止有定數的脈,即使是二聯律、三聯律,亦未必死,而且很多都可經治療而消除。根據這個臨床事實,必然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假如代脈為止有定數的脈,這個前提是正確的,那么,稱代為死脈就不正確,因止有定數的脈象并非死脈。二是假如代為死脈這個前提是正確的,那么代脈的特征就不是動而中止,止有定數。我認為后者正確,代脈確屬臟氣衰敗的死脈,但其脈象的特征卻非止有定數。
何謂代脈?代,乃更代之義,是指不同的脈象相互代替、更換,交錯出現。其脈象為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動乍止。《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傷寒論》178條:“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這說明代脈不僅有更替,還有歇止。假設原為脾之緩脈,在緩脈的脈律中,出現歇止,止后,“不能自還”,不能繼續恢復原來的緩脈脈律。因脾氣已衰,無力自還,必須由他臟之脈代之而動,出現“更來小數”的脈象。之后才又轉換為緩脈脈律,這就是“因而復動”。亦即緩脈歇止之后,不能自還,由“更來小數”的脈來帶動,才繼續恢復緩脈的脈律;由緩至停,由停至小數,由小數至緩,這就出現了三種脈象的更替,此即代也。《脈訣條辨》曰:“若脈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又曰:“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為之代。”景岳云:“凡見忽大忽小,乍遲乍數,倏而變更不常者,均為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脈代者死,自后以自相傳,遂失代之真義。”景岳所云極為正確。
為了說明問題,借助一點西醫知識。假如因功能性的心律紊亂,出現乍強乍弱、乍疏乍數的脈象,并非死脈。若在器質病變的基礎上,出現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大乍小的代脈,就要引起足夠重視。這就說明為什么有些病見代不是死脈,有些病見代卻是死脈。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以止有定數來界定代脈的特征,是不確切的。代脈,當為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出現歇止、疏數、強弱、大小交替出現的脈象,此即為代脈。
(二)脈理與主病
代脈可分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氣衰敗之死代三種。
1.生理之代
《素問·宜明五氣篇》曰:“五臟應時……脾脈代。”謂臟氣隨時而更,脈亦隨時而更代。此四時之代也。《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此至數之更代。因四季陰陽升降不同,主氣不同,人與天應,故脈應時而更代。
孕脈三月而代,此因胎兒發育,氣血相對出現不足,故脈代。當生化之力增強,代脈自除。
2.病理之代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氣血乍損,一時不能相繼而出現代脈。此代非臟氣衰敗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氣血乍損,只為病脈。”如霍亂吐瀉而脈代,《四言舉要》云:“霍亂之候,脈代勿訝。”
3.臟衰死代
臟氣衰敗的死代,多見于久病之人,元氣衰敗者。《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但代無胃、曰死。”此為死代。
《瀕湖脈學》曰:“五十不止身無病、四十一止一臟絕,四年之后多亡命……兩動一止三四日。”這不僅是以至數歇止定代脈,而且是以動止之數來判定死期。《脈訣匯辨》曰:“夫人豈有一臟既絕,尚活四年”!誠然。以脈代而判其生死之期,當結合氣色形癥,綜合分析,不能僅據動止之數,此當活看。
何謂代脈?代,乃更代之義,是指不同的脈象相互代替、更換,交錯出現。其脈象為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動乍止。《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傷寒論》178條:“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這說明代脈不僅有更替,還有歇止。假設原為脾之緩脈,在緩脈的脈律中,出現歇止,止后,“不能自還”,不能繼續恢復原來的緩脈脈律。因脾氣已衰,無力自還,必須由他臟之脈代之而動,出現“更來小數”的脈象。之后才又轉換為緩脈脈律,這就是“因而復動”。亦即緩脈歇止之后,不能自還,由“更來小數”的脈來帶動,才繼續恢復緩脈的脈律;由緩至停,由停至小數,由小數至緩,這就出現了三種脈象的更替,此即代也。《脈訣條辨》曰:“若脈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又曰:“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為之代。”景岳云:“凡見忽大忽小,乍遲乍數,倏而變更不常者,均為之代。自王叔和云,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脈代者死,自后以自相傳,遂失代之真義。”景岳所云極為正確。
為了說明問題,借助一點西醫知識。假如因功能性的心律紊亂,出現乍強乍弱、乍疏乍數的脈象,并非死脈。若在器質病變的基礎上,出現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大乍小的代脈,就要引起足夠重視。這就說明為什么有些病見代不是死脈,有些病見代卻是死脈。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以止有定數來界定代脈的特征,是不確切的。代脈,當為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出現歇止、疏數、強弱、大小交替出現的脈象,此即為代脈。
(二)脈理與主病
代脈可分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氣衰敗之死代三種。
1.生理之代
《素問·宜明五氣篇》曰:“五臟應時……脾脈代。”謂臟氣隨時而更,脈亦隨時而更代。此四時之代也。《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此至數之更代。因四季陰陽升降不同,主氣不同,人與天應,故脈應時而更代。
孕脈三月而代,此因胎兒發育,氣血相對出現不足,故脈代。當生化之力增強,代脈自除。
2.病理之代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氣血乍損,一時不能相繼而出現代脈。此代非臟氣衰敗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氣血乍損,只為病脈。”如霍亂吐瀉而脈代,《四言舉要》云:“霍亂之候,脈代勿訝。”
3.臟衰死代
臟氣衰敗的死代,多見于久病之人,元氣衰敗者。《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但代無胃、曰死。”此為死代。
《瀕湖脈學》曰:“五十不止身無病、四十一止一臟絕,四年之后多亡命……兩動一止三四日。”這不僅是以至數歇止定代脈,而且是以動止之數來判定死期。《脈訣匯辨》曰:“夫人豈有一臟既絕,尚活四年”!誠然。以脈代而判其生死之期,當結合氣色形癥,綜合分析,不能僅據動止之數,此當活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