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頭痛古有“真頭痛”、“腦痛”之稱。《靈柩·厥病》:“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中藏經》云:“病腦痛,其脈緩而大者,死。”可見所謂“真頭痛”、“腦痛”是重危之癥。
頭者,精明之府,髓海之所在,手足三陽經脈及督脈和肝脈皆上會于頭部,故又稱為“清陽之府”、“諸陽之合”。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于頭部。因此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皆可引起頭痛。
頭痛的辨證應首先區別外感或內傷,凡由風、寒、濕、熱等淫邪上擾清竅而致的頭痛屬外感,其特點是:發病急,病程短,病勢較劇,且痛無休止,常伴有惡寒,發熱等表證。由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致的頭痛屬內傷,有病程長、時作時止,病勢時輕時重的特點。
【常見證候】
風寒頭痛:頭痛有時連及項背,或有緊束感,遇風寒則痛劇,喜戴棉帽,畏寒發熱,骨節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
風熱頭痛:頭脹而痛,遇熱加重,發熱惡風,面目赤紅,咽喉腫痛,口干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風濕頭痛:頭重如裹,昏沉脹痛,陰雨加劇,胸悶不暢,脘滿納呆,肢體困重,或有溲少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或滑。
肝陽頭痛:頭部暈眩而痛,耳鳴,頭重腳輕,心煩易怒,郁怒則痛甚,面紅,視物昏花,口干苦,睡眠不寧,舌質紅少苔,脈弦。
肝火頭痛:偏頭脹痛,煩躁易怒,面紅目赤,頭筋突起,咽干口苦,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郁頭痛:偏頭疼痛,脹痛,時移左右,胸脅脹滿,心情郁悶,善長太息,苔白,脈弦。
氣虛頭痛:頭痛綿綿,早重晚輕,過勞加重,頭覺空虛,頭暈目眩,倦怠少氣,惡風,自汗,食少納呆,舌淡紅,脈虛。
血虛頭痛:頭痛而昏暈,下午加劇,心悸易慌,怔忡眩暈,健忘,失眠,面色少華,口唇色淡,舌質淡,脈細澀或虛弱。
痰濁頭痛: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頭重如布帛裹首,眩暈,四肢困重,舌胖大,苔白厚粘膩,脈弦滑或濡滑。
陰虛頭痛:頭痛,眩暈,耳鳴,兩目昏花,腰酸腿軟,遺精早泄,五心煩熱,虛煩不寐,兩顴紅赤,舌質鮮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數。
陽虛頭痛:頭腦空痛,眩暈,耳鳴重聽,腰酸腿軟,遺精陽痿,形寒肢冷,面色恍白,便溏尿清,浮腫,舌淡苔白,脈弱或沉細。
瘀血頭痛:頭痛如同針刺,痛有定處,反復無作而不易治愈,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