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狂癇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7 21:46:55 

癲、狂、癇是三種不同的神志異常疾病。癲者,或歌或哭,如醉如癡,其候多靜而;?裾,語言狂妄,少臥不饑,其候多躁而常醒。癇者,猝然昏仆,筋脈瘈疭,口角流涎,或作特異的叫聲,古人有五癇之分。癲的發生,多由心經蓄熱,或心血不足,狂由痰火膠固心胸,陽邪充極。而癲之成,則可因于母腹受驚,或卒然聞驚而得,驚則神出舍空,痰涎乘間而入;或因飲食失節,脾胃虧損,積為痰飲,以致涎潮上涌,均能發癇。大抵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癲、狂、癇三者不同,總不外因于情志失調及因驚而得。雖其病各有陰陽,大率屬痰與熱、驚三者而已;其病位則在于肝。因為肝屬厥陰而主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厥陰之氣一逆,則諸氣皆逆,氣逆則火發,火發則風生,風生則必挾木勢而犯土,土病則聚液成痰,其歸并于心,由于心氣虛而不能御痰之擾,從于陽化則為狂,從于陰化則為癲;如心氣尚未全虛,受其所凌則昏倒,正氣一復則遂瘥,其病有作有止,則為癇。
【診斷要點】
癲、狂、癇臨床上其候各具特點,不難判別。重陰者癲,重陽者狂。多喜為癲,多怒為狂。然喜屬心,怒屬肝,二經皆火有余之地,大都謀為不遂,郁抑不得志者恒多。且癲在腑,痰流包絡,故時發時止;狂在臟,痰伏心絡,故發而不止。
癲、狂、癇分證:
1、癲:癲為久病。如經年不愈,由郁痰鼓塞心包,神不守舍,俗稱“痰迷心竅”。言語失倫,常常戲笑,不發狂者,為心虛;膈間兼有微痛者,兼有瘀血。
2、狂:狂為暴病。其為病,皆由火木合邪,故猖狂剛暴,有因上焦實者,有因陽明實者,有因熱入血室,狂不知人者,有因心經邪熱狂亂,而精神不爽者。應當詳辨。但是,癲病痰火一時忽動,陰陽相爭,亦若狂之狀;狂病痰火經久煎熬,神魂迷瞀,亦兼癲之狀,如此形勢,亦當分辨。
3、癇:癇病致久必歸五臟,故古有五癇之分。即肺癇,反折上竄;心癇,目瞪吐舌;脾癇,直視腹滿;肝癇、驚跳反折,掣瘈;腎癇,直視如尸,吐沫。皆并發特殊叫聲,為癇發時的五臟不同癥狀!肚Ы鹨健贩中喊B有風癇,驚癇和食癇。如下表41。
表41 風、驚、食癇的比較
病 因 | 病 候 特 點 | |
風癇 | 汗出風入 | 初起時先屈指如數乃作 |
驚癇 | 驚悸大啼 | 驚叫急啼乃發 |
食癇 | 乳食誘發 | 肚腹膨脹,吐瀉酸臭等 |
此外,癇分陰陽。如身先熱掣疭,驚啼叫喊而后發,脈浮洪者,為陽病,病屬六腑易漢;先身冷,無驚掣啼叫而病發,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難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