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癉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7 21:38:39 

消癉,亦名消病,或稱消渴,簡稱消。臨床上以多食善飲,口渴多飲,尿多消瘦為主癥。其病之始,皆由不節嗜欲,不慎喜怒,濕熱之氣,浸淫燔灼,郁成燥熱,氣不宣平,所以其傳變的病形,表現為飲水多而小便多,肌肉消瘦。癉即熱,由于五臟之精氣皆虛,轉而化熱,熱則耗津液、消肌肉,故為消癉。《素問·氣厥論》:“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心為火臟,寒熱均隨心火消灼肺精,而成為消。總之,“五臟、五志之火,皆有真液以養之,故凝聚不地動。而真液猶賴腎之陰精,胃之津液,交灌不竭。若腎胃之水不繼,則五臟之真陰隨耗,五志之火翕然內動,上、中、下三消作矣”(《見聞錄》論消)。所以,消癉的病機,關鍵在于肺胃津液干枯,不能榮于全身而成。
【診斷要點】
消癉據其善饑多食而消,小便數而消瘦的特征,一般不難確診。消渴有三:渴而多飲,為上消屬肺熱;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是也。多食善饑,為中消屬胃熱;癉成為消中是也。渴而小便數如膏者為下消;屬腎熱而水虧之所致。須知,凡消癉日久,能食者,未傳腦疽、背瘡;不能食者,未傳中滿鼓脹。致此皆為難治之證。前人認為“上消心火亢極,肺金受囚,飲一溲二者死。中消胃獨旺,脾陰困敗,下利而厥,食已善饑者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