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給藥護理技術第 9 頁
2、中藥的起效時間:所謂起效時間,是指服藥開始到藥物發揮療效所需的時間。例如:服用辛溫解表劑后,若見病人周身微汗出,惡寒、頭痛癥狀減輕,全身感到輕松感,一般約0.5-1小時,這就是藥物的起效時間。護理人員應熟悉各類藥物的起效時間,以觀察藥物的有效無效或繼續用藥或更換藥物時參考。
服藥方法及護理服藥方法也是給藥護理中重要的護理內容。清代徐靈胎曾指出:“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說明了服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也確有因服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因此,在護理上必須正確執行各種服藥方法。
1、湯劑服法
(1)分服法:即是將一日一劑中藥,分2-3次等量分服。對老人小兒服藥有困難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數或濃煎后服用。
(2)頓服:將一劑湯藥一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常用于急危癥的搶救治療。
(3)頻服:是將一天的藥量,少量多次服用。多用于上部疾病,尤其是咽喉或嘔吐病人。
(4)連服:是指在短時間內連續給予大劑量藥物的服用方法。如治療小兒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熱、敗血癥等,多用此法。意在短時間內,使體內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