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給藥護理技術第 11 頁
此外,服藥劑量在服藥方法中也需重視的一個問題,雖用藥的劑量一般由醫生確定,但護理人員也應掌握和了解,以便在有誤時給以及時指出。
3、服藥護理:除了認真做好服藥方法外,還應做好服藥的護理。
(1)服藥后應注意休息,觀察有不良反應。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藥物,更須嚴密觀察和記錄。
(2)觀察藥物效果和反應,如服解表藥后,應給病人喝些熱粥或熱飲,以助藥力。冬令感冒還需稍蓋衣被,讓其周身微汗出。服涌吐藥后要觀察嘔吐物的性質、量和次數,服瀉下藥后應觀察瀉下次數,大便性質、量等。服排石湯要觀察二便情況,檢查有無結石排出等。對服用逐水藥或劇毒藥時,應事先向病人或家屬交待注意事項和可能發生的反應。服藥后要觀察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3)對中西藥合用的病人,應告訴中西藥服用的方法的間隔時間。
(4)注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歷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這是因為藥性和食性都有“四氣”即寒、熱、溫、涼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的相同內容和區別。同時某些食物本是藥物,既可食用,又當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赤小豆、海帶、甲魚、桑椹、黑芝麻、峰蜜等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既然食性和藥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與藥性相順應,食物能增強藥物的作用;食性與藥性相反,食物便會降低藥物的作用。如熱證病人用寒藥治療的同時,食物應選用寒涼之品,以順應病、和藥物的藥性;同樣,寒證病人使用熱藥治療時也應給以溫熱性食物。這樣治療效果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反之,就會降低藥物的效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