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證護理第 2 頁

(3) 石淋證:
① 可參照熱淋證護理。
② 石淋絞痛發作時,患者出現坐臥不安,面色蒼白,四肢逆冷、惡心嘔吐、出冷汗,甚至休克。如發生虛脫時,應立即讓患者取頭低平臥位,測血壓,加強保暖措施,并通知醫生。
③ 絞痛發作時,可用針刺治療。常用穴位有:志室、腎俞、膀胱俞、三陰交、陽陵泉等。若疼痛仍不緩解,可遵醫囑給鎮痛解痙劑,或配合醫生進行腎囊封閉以止痛。
④ 石淋患者可做局部腎區拍打療法;有輸尿管結石時應多作跳躍活動;膀胱結石患者應鼓勵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有利于結石排出。
⑤ 石淋患者宜少食菠菜、土豆、動物內臟、草莓、蛋類等含鈣磷較高的食物,有條件可做結石成分分析,針對結石性質給予相宜飲食。
⑥ 在總攻排石治療前,應做思想工作,向患者交代必要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爭取期密切配合。總攻開始后,要密切觀察全身情況和反應。如有心慌、胸悶、脈細數時,應立即報告醫生。并應嚴密觀察,如絞痛部位下移絞痛突然消失,可能結石進入膀胱;若有尿痛、小腹疼痛、尿中斷時,應鼓勵患者用力排尿,促使結石排出,并做好結石過濾和留標本送檢工作。
4、 養生指導
(1) 注意飲食,起居有節、寒暖適度,動靜結合,避免過勞,保持心情舒暢,做好人個衛生。
(2) 加強體質鍛煉,節制房事,注意衛生。
(3) 盡可能減少誘發因素,若不慎發作,應立即就醫。
癃閉
癃閉是指排尿困難,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的一種疾患。其中以小便不暢,點滴而短少,病熱較緩者稱“癃”;以小便閉塞,點滴不出,病熱較急者為“閉”。臨床多合稱為癃閉。 西醫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尿閉,都屬本病范疇。
1、 病因病機 根據《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的理論,癃閉的發生,主要由于膀胱和三焦氣化失常。而膀胱和三焦氣化失常,主要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有關。
(1)濕熱蘊結:素嗜辛辣酒漿,或過食肥甘濕熱蘊結,下注膀胱;或因腎熱移于膀胱,致膀胱氣化利而成癃閉。
(2)脾腎虛弱:腎為水之下源,司二便,與膀胱互為表里,統攝全身之水液。先天稟賦不足,房室不節,久病不愈,致使腎氣不足,命門火衰,水虧火旺,影響膀胱氣化功能,而致癃閉。 脾主運化,常因飲食不節或勞倦太過,中焦脾胃受損,氣虛下陷,升運轉輸無力,影響膀胱氣化不利,使小便閉澀,難以排出,逐成癃閉。
(3)尿路阻塞:瘀血敗精凝聚,或尿道結石,停留不去;或跌打損傷,累及經絡,氣血瘀阻,形成癃閉。
2、 辯證論治 本病起病有緩急,辯證應分寒熱虛實。治療當針對不同病因,謹守"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1)膀胱濕熱:
證候:小便點滴不通,熱赤而閉,小腹脹滿,大便不暢,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數。
治法:清熱化濕,通利小便。
主方:八正散。
(2)脾腎虛弱:
證候:小腹脹痛,欲解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暢,神疲乏力,納谷不馨。或小便不通,點滴不爽,排尿無力,神氣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無力,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脾益腎,化氣利尿。
主方:補中益氣湯和腎氣濟生丸。
(3)尿路陰塞:
證候:小便滴瀝不暢,或尿如細線,或閉塞不通,小腹脹滿疼痛,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行瘀散結,清利水道。
主方:代抵當丸。
3、辯證施護
(1)膀胱濕熱證:
①病室宜干燥、涼爽、安靜舒適。
②急性期發熱時,應充分體息,注意體溫變化,做好記錄。可采用針刺降溫或藥物降溫。
③鼓勵患者多飲水,多渴飲料或果料,如西瓜汁、梨汁、桔汁等,以通利小便。
④大便燥結時,可瀉熱通便,必要時灌腸。
⑤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食品,并多選用有滑利滲濕作用的蔬菜,如空心菜、菠菜、芹菜、冬瓜、茭白、黃瓜等,以助膀胱氣化,清利濕熱。
⑥避免過勞和外感等可能引起復發的因素。節制房事,注意衛生。
(2)脾腎虛弱證:
①病室宜溫暖向陽,注意防寒保暖,避風寒。
②可用各種溫熱療法,如艾灸關元、氣海、腎俞;用熱水袋或用食鹽半斤炒熱,裝入布袋熨臍部、少腹部,同時配合膀胱區胺摩,促使排尿。
③使患者情緒穩定,消除顧慮,并注意鍛煉身體,做好勞逸結合。
④ 患者排尿時,應注意周圍環境,勿受不良因素的干擾,如病室不宜有生人在側,室內禁止喧鬧,注意安排舒適的姿式和臥位,必要時可用滴水聲等誘導療法助其排尿。
⑤飲食應注意營養,多食溫補之品,如牛羊肉、瘦豬肉、動物腎臟、牛奶、山藥、大棗、蓮子、桂圓,以及芡實茯苓粥、當歸羊肉湯等藥膳,可扶陽益精,通利小便。
(3)尿路阻塞:
①針刺足三里、三陰交、中極、陽陵泉等穴。
②取嚏或探吐療法:即打噴嚏或嘔吐這一動作,能開肺氣,舉中氣而通利下焦之氣使小便暢通。其方法用消毒棉簽向鼻中取嚏,或喉中探吐。
③獨頭蒜一個,梔子三枚,鹽少許搗爛,攤紙貼臍部,良久可通,不通可再涂陰囊上。
④經服藥、針灸、按摩等無效,病人小腹脹滿難忍,胸悶氣喘時,可用導尿術。需保留導尿者,應保持陰部清潔及導尿管不被污染,按時作膀胱沖洗,保留導尿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周。
4、養生指導
(1)濕熱證者,要避免外感風寒,防止再度復發。
(2)少食辛辣刺激等助火生濕之品。注意調養飲食。
(3)酌情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 保持外陰清潔,搞好個人衛生,節制房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