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術

1、目的及用物準備
(1)目的:
①心包穿刺抽液確定積液性質,明確診斷。
②心包穿刺抽出滲液或積血,解除心包填塞,減輕心臟受壓癥狀。
③注射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2)用物準備:
①常規消毒治療盤1套。
②心包穿刺包。內有大彎盤、藥杯、18號及16號胸腔穿刺針頭(針栓連接橡皮管,其長為10~15cm)、洞巾、小試管等。
③其他用物。無菌手套、2%普魯卡因、酒精燈、火柴、培養管、急救藥物、器械、屏風等。
2、操作與護理及注意事項
(1)操作護理
①向病人解釋穿刺目的、意義注意事項,解除緊張心理,以利配合穿刺。
②病人有咳嗽或過度緊張者,可給予鎮咳劑及鎮靜劑。
③心包穿刺部位為左鎖骨中線與心濁因界之間或劍突與左第7肋軟骨交界處。
④協助病人取半臥位。協助醫生嚴格消毒皮膚。
⑤打開穿刺包,配合醫生穿刺,當針頭進入心包腔后,用血管鉗固定針頭,協助抽液,并注入藥物。拔出針頭后局部用紗布敷蓋,膠布固定。有條件單位可將心電圖導聯,連接在穿刺針上進行穿刺,觀察心電圖上ST—T的改變及有無早搏等,以利安全。
⑥穿刺中注意觀察病人的呼吸、面色、脈搏等情況,如有異常,立即提示醫生并協助緊急處理。
⑦穿刺完畢,安置病人臥床休息,整理用物,記錄抽出液量并觀察顏色、性質,標本及時送檢。
(2)注意事項:
①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氣體進入心包腔。
②一般第一次抽液不超過1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過500ml。
③術后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4小時,如有呼吸困難,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如有胸痛可給予鎮痛劑。
④術后應密切觀察病人的體溫、血壓、呼吸、脈搏、心率及心律的變化,每半小時測1次,共4次,以后24小時內,每2~4小時測1次。并做好記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