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適宜中醫的尺子
近年來,由于中醫西化,把西方的標準作為衡量中醫的尺度,大量傳承下來的寶貴醫學知識和方法慢慢遺失,因為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實驗數據,它們大多被冠以“不科學”的帽子。外治分會作為全國的學術團體,更感到擔負著時代的責任。外治航船的方向要開向哪里?
如果測量一個物體尺子出了問題,測量將永遠不會準確。同樣,用西方的標準來衡量東方的醫學就是用錯了尺子。那么,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樹立起東方的方法論和認識論,也就是找到我們東方的尺子。
今天,筆者要提出的是“史驗求證”法,這種方法有如下幾方面的內涵:
一是縱:時間長,可數百至上千年;二是橫:量,極大量;三是面:廣,使用面很廣;四是恒:穩定,療效波動小;五是顯:療效顯著,明確;六是特:專一,不良作用極小。
所謂“史驗”就是歷史的驗證,遠遠長于和寬于有限的實驗。如果用“史驗求證”的方法,我們就會有許多珍貴的中醫技術被保護和挖掘,“史驗求證”可以在許多方面,將中醫類比推理的或然性結果變為必然性結果。中醫應當從以辨證論治分析推理方法為主的時代進入系統方法驗證相結合的時代。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延續,具有至少兩千多年的沉淀,其厚重程度是不可想象的,其正確和療效的驗證經過漫長的歲月、大量的實踐、睿智的整理和嚴格的傳承才流傳至今。
外治的“古樹新芽”
由于外治多年不被重視,理論體系不夠完善,因此有許多混亂現象,定義也不確切,讓不少外治技術找不到家。
在2007年,外治分會討論通過了中醫外治法定義:在中醫藥理論基礎上,融匯先進科學技術和思想,運用藥、械、技等手段經體表或由體表進入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中醫外治學的定義為:研究中醫外治的淵源、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發展的一門學科。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需要無毒、無副作用、無傷害、療效獨特的“綠色醫藥”。而傷害大、污染重的開刀及使用血液的“紅色醫藥”;使用毒副作用強的化學藥品的“白色醫藥”越來越被人們拒絕。因此,外治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要發展外治法,須還其本來面目,不僅僅是貼藥,而是要打出陸、海、空的組合拳。即用外治的多種療法綜合對付一種或一類疾病,挖掘出多種有效的外治方法,補充和替代一些傷害大、費用昂貴、條件要求高的方法,讓人民得到綠色的、及時的醫治。希望,外治技術就像《莊子》所講的手不龜裂藥一樣,為民族的復興發揮巨大作用。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