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肌瘤也能生孩子
大部分子宮肌瘤患者既不會影響受孕,孕期也不會產生并發癥。所以,多數肌瘤患者不必擔心。
黏膜下肌瘤或肌瘤體積大、肌瘤位于宮角附近者有可能引起懷孕困難,應積極治療。另外,肌瘤越大,發生紅色變性的可能越大。因此,如果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建議在懷孕前選擇剔除手術。
懷孕后發生紅色變性的患者,多表現為劇烈腹痛、發燒。此時一般不進行手術治療,因為孕期手術容易出血,且易發生早產,可給予鎮痛藥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必要時應用宮縮抑制劑。
帶蒂的漿膜下子宮肌瘤在懷孕3個月后,易發生肌瘤蒂扭轉。患者會突然感覺一側持續性劇烈腹痛,甚至絞痛,嚴重者肌瘤可發生壞死并感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剖腹探查,行肌瘤摘除術,術后注意保胎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子宮肌瘤如果生長在宮頸部,懷孕后容易嵌頓在盆腔內,此時孕婦會出現嚴重的壓迫癥狀,引起尿急、尿頻、排尿困難和便秘。因此,應及時開腹剔除肌瘤或者終止妊娠。
子宮肌瘤對妊娠也有一定影響,主要是容易發生流產、早產。所以,患有子宮肌瘤的孕婦,一定要定期檢查,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歷經多種風險,經過十月懷胎到達足月時,許多孕婦想,剖宮產既能免除分娩疼痛,又可同時將肌瘤切除,不是一舉兩得嗎?其實這種想法往往不太妥當。原因是,妊娠期、分娩時子宮充血明顯,如果手術切除肌瘤,出血較多且易發生術后感染;另外,產后隨著子宮恢復,子宮肌瘤也會逐漸變小,而不需要手術。
是否選擇剖宮產手術應由產科大夫決定,若子宮肌瘤不阻礙兒頭入盆及兒頭下降,應盡量從陰道分娩。如果子宮肌瘤影響子宮收縮,產程進展不順,則需行剖宮產。如果曾有子宮肌瘤不孕史、剖宮產史、子宮肌瘤剔除史或高齡初產者應行剖宮產分娩。另外若子宮肌瘤大且位于子宮下段或宮頸部,阻礙兒頭下降、造成胎位不正,也要考慮剖宮產。在剖宮產術中,如果發現子宮肌瘤位于漿膜下,或者肌瘤恰好位于子宮切口部位,影響縫合時,可行切除。
子宮肌瘤患者無論采取哪種分娩方式,都有可能發生子宮收縮乏力,導致嚴重產后出血。所以,這些孕婦分娩前一定要配好全血,產后積極應用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有備無患。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