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宜多吃的五種蔬菜

春季萬物生發,也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人們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尤其是春季易得口腔炎、口角炎及皮膚病,就更需要攝入蔬菜來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各種新鮮蔬菜因此大受歡迎。但吃蔬菜保健的關鍵不僅在于吃得多,還在于吃得對。在春季,有的蔬菜不可“貪鮮”,有的蔬菜則不宜多吃。
花臉番茄
番茄性涼味甘,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在春季吃番茄保健,預防口干舌燥、虛火上升等春季常見癥狀,更有不少人因為天氣轉暖,開始生吃番茄。番茄有益健康,但未完全成熟的花臉番茄卻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據營養專家介紹,半青半紅的番茄以及有“青肩膀”(果蒂部青色)的番茄不僅口感和營養差,而且含有花青素和生物堿等毒素,食后可能發生中毒。為安全起見,盡量不要選購花臉番茄。如果生吃,最好買粉紅色的番茄,因為這種番茄酸味淡,生吃較好;如果熟吃,就盡可能買大紅色的番茄,這種番茄味道濃郁,燒湯、炒食都不錯。
鮮木耳
春季是木耳瘋長的季節,剛采摘的木耳鮮嫩可口,但鮮木耳本身含有毒素,食用不當極易引發疾病,甚至致死。個人應盡量選擇經曝曬處理過的干木耳食用,切不可“貪鮮”。
專家指出,鮮木耳含卟啉類光感物質,人食用后若被太陽照射可引發皮膚瘙癢和水腫,嚴重者可致皮膚壞死,若水腫出現在咽喉黏膜,更會出現呼吸困難,造成生命危險。而干木耳在曝曬過程中已經分解了大部分卟啉,加上食用前必須經水浸泡,剩余毒素已經基本溶于水中,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香菜
香菜四季皆有,在春季更是大量上市。香菜能溫中健胃,很多人都愛吃,但春季并不適合多食香菜。
香菜性溫,具有溫熱、發瘡的作用,而春季多風干燥,本來就易發口腔炎、口角炎癥和皮膚病,吃香菜可能會誘發或加重這些病癥。此外,多食或久食香菜會耗氣、損精神,可能導致氣虛,引發或加重“春困”現象。本身有狐臭、口臭、胃潰瘍、腳氣、瘡瘍或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及易患感冒的氣虛患者,以及產后、病后初愈的患者更應和香菜保持距離,謹防加重病情。
韭菜
韭菜嬌嫩鮮美,且有調味和殺菌作用,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等功效,因此不少人喜歡在春季吃韭菜助陽,促進身體升發。
但韭菜性溫,春季人體本身內熱較重,多食易上火,陰虛火旺者、口干舌燥者、胃虛有熱者、內熱便秘者、消化不良者、糖尿病患者更不宜多吃。有眼病者,如結膜炎患者等也應少吃或不吃。
春筍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且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但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容易誘發結石,而且食用時如果處理不當,還會使人接觸到有毒物質“氰化氫”,妨礙細胞對氧的利用,危害健康,因此不宜多吃。
專家提醒,每人每餐食用春筍最好不要超過半根。特別是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更應少吃,兒童、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胃虛弱者、慢性腸炎患者也不宜多食。
同時新鮮竹筍決不能洗洗就吃,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將竹筍縱向切成兩半,剝掉所有的葉子,去掉有粗糙纖維的根部,然后把竹筍切成薄片,在淡鹽水中煮8~10分鐘,以去除草酸鈣和有毒物質。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