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理治療趣聞第 2 頁
心理治療趣聞:激怒療法
傳說戰國時代的齊閔王患了憂郁癥,請宋國名醫文摯來診治。文摯詳細診斷后對太子說:“齊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來理療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齊王,他肯定要把我殺死的。”太子聽了懇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證你的生命安全。”文摯推辭不過,只得應允。當即與齊王約好看病的時間,結果第一次文摯沒有來,又約第二次,二次沒來又約第三次。第三次同樣失約,齊王見文摯恭請不到,連續三次失約,非常惱怒,痛罵不止。過了幾天文摯突然來了,連禮也不見,也不脫,就上到齊王的床鋪上問疾看病,并且粗話野話激怒齊王,齊王實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罵文摯,一怒一罵,郁悶一瀉,齊王的憂郁癥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沒有保住他的性命,齊閔王還是把他殺了。但文摯根據中醫情志治病的“怒勝思”的原則,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療手段,卻治好了齊王的憂郁癥,給中國醫案史上留下了一個心理療法的典型范例。
心理治療趣聞:逗笑療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癥,終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幾經治療,終不見效,病情卻一天天嚴重。經人舉薦,一位老中醫前往診治。老中醫望聞問切后,對巡按大人說:“你得的是月經不調癥,調養調養就好了。”巡按聽了捧腹大笑,感到這是個糊涂醫生,怎么連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發笑,久而久之,抑郁癥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醫又與巡按大人相遇,這才對他說:“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則氣結’,并無良藥,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開,氣則疏結通達,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開懷歡笑中不藥而治的。”巡按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道謝。
中醫心理治療以七情內傷理論為基礎,以情志相勝為主要方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治療方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