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抱怨心理”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歡抱怨。如果偶爾抱怨一下,也不足為奇。但是,若不分時機、場合,經常抱怨這抱怨那,就屬于病態心理了,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健康。發現自己有了抱怨情緒,首先要學會冷靜。遇到失敗不要灰心,應積極查找原因,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重新獲得健康的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歡抱怨。如果偶爾抱怨一下,也不足為奇。但是,若不分時機、場合,經常抱怨這抱怨那,就屬于病態心理了,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健康。抱怨會使人著急上火,有時甚至會讓人喪失理智,失去與困難作斗爭的決心和勇氣。抱怨所帶來的不良后果不容忽視。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避免或緩解抱怨心理呢?
不要過分地苛求自己,凡事不必追求十全十美。有些人做事相當嚴肅認真,要求十全十美。其實,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達到十全十美。而那些對自己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的人,往往也是最愛抱怨的人。同時,他們也是抱怨的受害者。若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瑕疵而深深地自責,結果受傷害的人還是自己。戰國時的屈原曾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論是什么樣的人或事,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沒有必要為此而斤斤計較。倘能做到這點,自然也就心情舒暢,不再會產生抱怨心理了。
端正自己的處世態度,正確看待日常中的成敗。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不過是人們心中的一種良好愿望而已。按常理,凡事基本上都是成敗各占一半,世上也沒有常勝將軍。如果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或者把奮斗的標桿定得太高,那么,失敗的可能性還更大。所以,古人告誡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我們只有把“勝敗”看得淡一點,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
發現自己有了抱怨情緒,首先要學會冷靜。因為凡是不成功的事情,它都具有自身的理由,如果我們急于馬上去解決,可能會導致“忙中出錯”。所以,首先要在情緒上保持冷靜,防止“沖動是魔鬼”,以免犯下“茫然冒進”的錯誤。冷靜之后,仔細思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各個擊破。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