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與原始信任
剛孵出的雛鴨,對初次見到的活動對象(母雞、人、自動玩具等),很快就會學到與之親近,就像跟隨母鴨一樣的關系。這種現象叫印記。后經學者證實在其他動物行為中也都存在。1973年醫學諾貝爾獎得主,動物心理學的先驅康拉德.勞倫茨在其<<鳥類的感情世界>>論文中,首先提出印記。印記指個體出生后不久的一種本能性的特殊學習方式。印記式的學習,通常在出生后的極短時間完成,學得后持久保存,不易消失。印記現象顯示出遺傳與環境關系的一個重要問題:遺傳只提供個體某種行為的基架,而該種行為的建立,則有賴個體發展過程中適當的環境因素予以促成。這像一粒種子一樣,種子內已蘊含著將來成長一顆大樹的一切遺傳條件,在能否在土壤里發芽生長,那要看這種子落地的季節與生態環境。
印記現象在人類的個體發展中是否也存在的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所謂的關鍵期問題。在個體身心發展歷程各階段中,有關鍵期。所謂關鍵期,指在個體成長中的某一段時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適合某種行為的發展。如果失卻發展或學習機會,以后該種行為即不易建立,甚至一生無法彌補的。所以,精神分析學說特別重視過去尤其是早年的經驗對心理的影響__與此是一致的。同樣,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全程發展的著名理論中,把人生全程分為八個階段。他認為,在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其順利與否,均與前一(或各)時期的發展有關。每一時期均可視為一個:"危機與轉機"的關鍵。意指人生的每一時期,各有其特定的問題或困難,困難未解決之前,心理危機將持續存在;困難解決,危機化解,危機變為轉機,就會順利發展。可見發展問題的實質就是促進關鍵期中個體的關鍵的困難與危機的解決。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如何把握時機如何創造好的生態環境至關重要。階段越早,這個作用越大。從這個意義上,嬰兒期是人的一生發展的基礎。心理發展的障礙本質上與嬰兒期特別是出生后頭一年中的發展缺陷有關。生命中一種損害發生得越早,兒童在成長中彌補這一缺陷的機會越少,成年后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就越嚴重。
在焦慮、恐懼等神經癥的背后,我們一般都會發現患者的癥狀背后對自己對世界充滿懷疑的陰影。為什么這種懷疑如此根深蒂固?大抵上都與他(她)對已對人的信任的內核缺失有關。這種內核實質上就是原始信任。原始信任是一種自我依賴需要的感覺,它由一種可依賴的照料和對孩子接受所引發的。而原始信任以及原始不信任的感覺基本上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月里就已形成,這種感覺不是一種思維的結果,而是一種通過直覺感受形成的一種信念。所以,在以后的治療中往往發現患者在道理上真的是十分明白,但是就是在感受上無法與道理相一致。其癥狀當然頑固地保持著。
原始信任的形成取決于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如果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受歡迎的,得到了精心照料,這種原始的信任就形成了。相反,如果出于討厭和害怕而把他棄置一邊,他就會對這個世界和人們抱以不信任態度,因為最初建立的那種交往質量構成了今后交往的基礎,也塑造了兒童對他人,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他如果接納或拒絕世界上的其他人,他以后也會這樣去接納或拒絕自己。
在出生后幾個月里,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人大多數是母親,因為他與孩子朝夕相處,通過提供足夠的食物和照料來滿足兒童對營養溫度和身體不受傷害的基本需要,使他健康成長。通過深情關注,母親向孩子傳遞了"世界歡迎你"信息。兒童在這種充滿溫馨的接觸中從母親那兒了解了什么是信任、安全、安慰和保護。這種兩人間的密切關系又被稱為"共生現象"。如果兒童得到了充分理解而被接納就可能與母親形成一種親密的整體。這樣他就會獲得內在的安全性,并形成一種良好的依戀關系,這種依戀正是兒童最初的社會性情結。
艾斯沃斯將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表現分為不同的類型:
安全型依戀,有母親在就有安全感,對外界積極反應
回避型依戀,缺乏依戀,與母親未建立起親密的感情聯結
反抗型依戀,即尋求與母親接觸,又反抗母親的愛撫。
顯然安全型依戀是積極依戀。在這種依戀關系中,嬰兒建立了基本的原始信任,獲得了內在的安全感。是積極的共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同樣也為兒童一生的人際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何促進積極的依戀關系的建立,從而讓嬰兒形成基本的原始信任,顯然母親的教養的方式起到十分關鍵作用。可以從反應性、情緒性、社會性刺激三個方面來衡量母親的教養行為。反應性指對兒童發出的信號積極的應答;情緒性是指經常通過笑說愛撫積極表達情感;社會性刺激是指多進行諸如相互模仿行為、豐富環境、調整自己的行動以適應嬰兒的行為節律而不是以自己的習慣強加給嬰兒。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