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必守住胸前第一防線-乳房
由女性以手觸摸乳房的自我檢查,醫學上稱為“觸診”。它是發現乳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對于乳癌,美國癌癥協會也提出“早發現、早治好”的指導原則,認為及早發現有助治療成功,其中“自我檢查”是第一防線。
46歲的黃女士最近學會自我檢查乳房。有一天洗澡時,突然摸到左側乳房的右下方有一硬塊,她立刻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X光掃描,結果發覺乳房有兩個纖維腺瘤。醫生說,這是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叫她別擔心,但必須定期追蹤檢查。
雖然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事件,但卻叫黃女士體會到罹患癌癥的心情,也使她日后更小心自我檢查。
55歲的李太太也有自我檢查的習慣,一次,她發現右側乳房有個硬塊,X光掃描后,醫生告訴她,硬塊確為惡性腫瘤,也即說,李太太確實是罹患上乳癌,但由于腫塊僅有2公分,屬于早期乳癌,治療及康復的機會都很高。
歐美婦女死亡率減少
由女性以手觸摸乳房的自我檢查,醫學上稱為“觸診”,這種檢查法對于發現乳癌是相當重要的方法。歐美地區的乳癌發生率雖然快速增加,但死亡率卻反而減少,這是由于罹患乳癌的歐美婦女大多會及早發現,若能早期發現乳癌,就會降低其死亡率。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及早發現乳癌,接受有效治療可戰勝頑疾,病人有高達90%的5年存活率。但若癌變已蔓延散開到體內其他組織與器官,5年存活率便減至70%。美國癌癥協會提出乳癌“早發現、早治好”的指導原則,認為及早發現乳癌有助于治療成功;要“早發現”包括自我檢查乳部(BSE)、醫院檢查及X光掃描,其中“自我檢查”為第一防線,但目前大多數婦女并未進行乳房自我檢查。
及早發現乳癌絕對有助于治療的成功,婦女的每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很重要,可發現90%乳癌,每月經期完畢后的二三天,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小心按摩檢查,留意乳房的變化,閉經的婦女則每月固定某一天,月頭或月尾,進行自我檢查,若是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婦女,最好是在每月服用第一顆荷爾蒙時就進行自我檢查。
婦女定期自我檢查一般能發現少過2公分的腫塊,絕大部分是屬于早期,但可惜的是,新加坡80%的乳癌病例是在偶然情況下發現,發現時大約已有3公分,屬于后期。
有硬塊別驚慌
當女性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塊時,首先不要驚慌失措,大多數的硬塊都不是乳癌,而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如纖維腺瘤、纖維囊腫。但是,自我檢查時若發現硬塊,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摸到硬塊時應立刻找醫生檢查,醫生將會詳細作腋下、乳房的檢測,也會安排乳房X光掃描及超聲波診斷,以確定硬塊的存在和病變的可能性。
除了乳房有結節或腫塊之外,乳癌的其他跡象,還包括乳頭不正常下陷、乳房皮膚出現凹陷、乳頭有異常滲出液,尤其是血樣分泌物,就應提高警覺。
喂奶的婦女患乳癌機率低
要防治乳癌,婦女除了可定期自我檢查外,還可從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長期進行預防,或可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
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國家的乳癌發病率最高;中國女性的乳癌發病率則是最低的,但當中國婦女移民到美國后,她們的發病率卻與美國當地婦女相仿。這可說明,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居住環境都與乳癌的發生有所關連。
過去,流行病學家已有研究發現,乳癌高發地區的日常飲食普遍含有大量脂肪及動物蛋白,如美國人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和動物蛋白為日本人食物的3倍,因此美國人的乳癌發病率亦是日本人的3倍。在日本,家庭富裕的女性,其乳癌發病率比貧窮的女性要高8.5倍。
要預防乳癌,首先不妨了解哪些是乳癌高危險婦女群,她們包括有家族病史,有近親如母親或姐妹曾經得過乳癌,那得乳癌的機率就較一般人高。
此外,曾經罹患乳癌的人也屬于乳癌高危險群。
過度肥胖的女性得乳癌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特別是停經後變胖的女性,得乳癌的機率就增加,因此飲食和運動也是預防乳癌的方法,停經後婦女應控制體重。
蔬菜水果吃得太少,也會稍微增加得乳癌的機率,少脂肪多蔬菜的飲食習慣,節制脂肪及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確實能預防乳癌。
過量飲酒的婦女,得乳癌的機率也較一般婦女為高。因此,婦女應避免過量飲酒。此外,婦女生產后不應放棄喂母奶的機會,有研究證實,喂奶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也比較低。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