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保健秘籍-保健
經期用藥
1、避孕藥。由于月經是體內雌孕激素周期性波動造成的,所以適當的服用避孕藥可以推遲月經的到來。很多媽媽早就知道這個“秘方”,她們常常在出門游玩、考試等重要活動前使用避孕藥推遲月經,但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生殖內分泌的功能與調節有其固有的規律,人為的干擾常常會導致月經不調甚至大出血。而有的媽媽在已經來月經后使用避孕藥或注射黃體酮,其實根本不能使月經“回去”,反而會使月經淋漓不凈,適得其反。
2、鐵劑。媽媽在懷小寶寶的時候,大量的鐵消耗掉了,產后常常會發生缺鐵性貧血。而每次月經還要損失一定量的鐵。生過寶寶后,有時月經量會有所改變,如果月經量多,應及早到醫院檢查是否存在貧血的情況。如果這樣,需要及時補充鐵劑。
3、止痛藥。很多媽媽在婚前存在痛經,痛經大多是由于月經期子宮收縮所引起,一般表現為小腹脹痛。疼痛難忍的感覺并不常發生,但個別的媽媽是由于一種特殊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痛經。不論什么原因引起的痛經,通常產后會緩解。但如果仍然存在,也不應隨便服用止痛藥。應該由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4、血液系統藥物。在月經血中存在抗凝物質,所以通常月經血是不凝的。如果在月經期服用影響凝血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月經過多,進而導致貧血。最常見的影響凝血的藥物是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廣泛用于感冒藥、止痛藥中,而且用于冠心病的治療。月經期不宜隨意使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應該遵醫囑服用。其次常見的抗凝血藥物是華法令,但這種藥物通常用于一些特殊疾病的長期治療,一般的媽媽不會接觸到。
5、中藥。有很多中藥方劑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的治療,但中醫的理論博大精深,即使同樣是月經不調或痛經,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也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如果需要服中藥,建議最好由正規的中醫辯證施治,而不要自己隨便服中藥。
經期飲食
很多媽媽在月經來潮前有乳房脹痛、腹脹、下腹脹痛、易疲勞、憂郁、失眠等癥狀。如果在經前和經期能注意飲食調理,即可減少這些不適感。
正確:
1、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2、月經來潮初期時,女性常會感到腰痛、不思飲食,這時不妨多吃一些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棗、面條、薏米粥等。
3、月經期要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營養物質的補充。多飲水、多吃蔬菜,可以保持大便通暢,這樣也可以減少盆腔充血。
4、月經期會損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經后期需要多補充含蛋白及鐵鉀鈉鈣鎂的食物,如肉、動物肝、蛋、奶等。
注意:
1、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因為咸食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現水腫、頭痛等現象。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就不會出現上述癥狀。
2、有不少喜歡喝含氣飲料的女性在月經期會出現疲乏無力和精神不振的現象,這是鐵質缺乏的表現。因為汽水等飲料大多含有磷酸鹽,同體內鐵質產生化學反應,使鐵質難以吸收。此外,多飲汽水會因汽水中碳酸氫鈉和胃液中和,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和殺菌作用,并且影響食欲。
3、月經來潮前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類,還要少吃肥肉、動物油和甜食。
4、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縮,從而引起經血量過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煙酒等刺激性物質對月經也會有一定影響。如果不注意避免這些不良刺激,長此以往,會發生痛經或月經紊亂。
1、避孕藥。由于月經是體內雌孕激素周期性波動造成的,所以適當的服用避孕藥可以推遲月經的到來。很多媽媽早就知道這個“秘方”,她們常常在出門游玩、考試等重要活動前使用避孕藥推遲月經,但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生殖內分泌的功能與調節有其固有的規律,人為的干擾常常會導致月經不調甚至大出血。而有的媽媽在已經來月經后使用避孕藥或注射黃體酮,其實根本不能使月經“回去”,反而會使月經淋漓不凈,適得其反。
2、鐵劑。媽媽在懷小寶寶的時候,大量的鐵消耗掉了,產后常常會發生缺鐵性貧血。而每次月經還要損失一定量的鐵。生過寶寶后,有時月經量會有所改變,如果月經量多,應及早到醫院檢查是否存在貧血的情況。如果這樣,需要及時補充鐵劑。
3、止痛藥。很多媽媽在婚前存在痛經,痛經大多是由于月經期子宮收縮所引起,一般表現為小腹脹痛。疼痛難忍的感覺并不常發生,但個別的媽媽是由于一種特殊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痛經。不論什么原因引起的痛經,通常產后會緩解。但如果仍然存在,也不應隨便服用止痛藥。應該由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4、血液系統藥物。在月經血中存在抗凝物質,所以通常月經血是不凝的。如果在月經期服用影響凝血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月經過多,進而導致貧血。最常見的影響凝血的藥物是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廣泛用于感冒藥、止痛藥中,而且用于冠心病的治療。月經期不宜隨意使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應該遵醫囑服用。其次常見的抗凝血藥物是華法令,但這種藥物通常用于一些特殊疾病的長期治療,一般的媽媽不會接觸到。
5、中藥。有很多中藥方劑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的治療,但中醫的理論博大精深,即使同樣是月經不調或痛經,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也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如果需要服中藥,建議最好由正規的中醫辯證施治,而不要自己隨便服中藥。
經期飲食
很多媽媽在月經來潮前有乳房脹痛、腹脹、下腹脹痛、易疲勞、憂郁、失眠等癥狀。如果在經前和經期能注意飲食調理,即可減少這些不適感。
正確:
1、月經來潮的前一周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2、月經來潮初期時,女性常會感到腰痛、不思飲食,這時不妨多吃一些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棗、面條、薏米粥等。
3、月經期要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營養物質的補充。多飲水、多吃蔬菜,可以保持大便通暢,這樣也可以減少盆腔充血。
4、月經期會損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經后期需要多補充含蛋白及鐵鉀鈉鈣鎂的食物,如肉、動物肝、蛋、奶等。
注意:
1、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因為咸食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現水腫、頭痛等現象。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就不會出現上述癥狀。
2、有不少喜歡喝含氣飲料的女性在月經期會出現疲乏無力和精神不振的現象,這是鐵質缺乏的表現。因為汽水等飲料大多含有磷酸鹽,同體內鐵質產生化學反應,使鐵質難以吸收。此外,多飲汽水會因汽水中碳酸氫鈉和胃液中和,降低胃酸的消化能力和殺菌作用,并且影響食欲。
3、月經來潮前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類,還要少吃肥肉、動物油和甜食。
4、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縮,從而引起經血量過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煙酒等刺激性物質對月經也會有一定影響。如果不注意避免這些不良刺激,長此以往,會發生痛經或月經紊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