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應補充的營養素
青春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量遠遠高于成年人,因此,營養問題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營養素的功能在于構成軀體,修補組織,供給熱量,補充消耗,調節生理功能。青春期應注意以下營養素的補充。
(1)蛋白質:蛋白質是生長發育基礎,身體細胞的大量增殖,其構成均以蛋白質為料。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2~4克。人體的蛋白質主要由食物供給。蛋類、牛奶、瘦肉、魚類、大豆、玉米等食物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可以使各類食物蛋白質互相補充,營養得到充分利用。
(2)熱能:青春期所需的熱能比成年人多25~50%。這是因為青少年活動量大,基本需要量多,而且生長發育又需要更多額外的營養素。熱能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即由各類食物提供。所以青少年必須保證足夠的主食攝入量。
(3)維生素:人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維生素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可以預防某些疾病,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大部分來源于蔬菜和水果。芹菜、豆類等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山楂、鮮棗、西紅柿及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應保證供給。
(4)礦物質:礦物質是人體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鈣、磷參與骨骼和神經細胞的形成,如鈣攝入不足或鈣磷比例不適當,必然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全。如奶、豆制品中含鈣豐富。青少年對鐵的需要也高于成人。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膳食中缺鐵,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特別是青少年女性,每次月經要損失50~100毫升血,至少要補充15~30毫克鐵。動物肝臟、蛋黃、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鐵。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雖然在體內含量極少,但在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鋅,我國規定每日膳食鋅的攝入量為15毫克。含鋅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產品等。
(6)水:青少年活潑好動,需水量高于成年人,每日攝入2500毫升,才能滿足人體代謝的需要。水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機體代謝及體內有害物質及廢物的排出。如果運動量大,出汗過多,還要增加飲水量。這里講的水的攝入量不是指喝進去的水量,而是指喝入的水量加上吃進去的食物中可以轉變為水的量的總和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