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苗條暴政,女人別再為身體斗爭
反抗苗條暴政,女人別再為身體斗爭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們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三成北京市女中學生認為“越苗條自我價值就越高”,而超過五成的女中學生表示“即使自己比標準體重輕但仍十分害怕增重”。初中女生比高中女生更追求體重和身材方面的完美,表明追求時尚的年齡正日趨年輕化。
有句俗話,女人一生都在和自己的身體作斗爭——如今,這斗爭從初中就開始了。
楚靈王喜歡舞蹈,也就喜歡腰細的人,于是舉國上下,都以腰細為美,不光是女的,還有男的,全都餓著;到了唐朝,風氣大開,各民族的融合加快,改成胖子時髦了,于是楊玉環那樣的胖女人成為最美。環肥燕瘦,形象地描繪出不同時代不同的審美觀、不同的時尚。20世紀后期,“苗條”漸成風尚,圍繞“苗條”這個概念,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產業,商家大賺其錢,女人(特別是女生)為此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包括金錢,也包括“虐待”身體。于是有美國專家提出“苗條暴政”的概念,認為其對女性身體心理,都產生很大危害。
但是,與“苗條暴政”斗爭的聲音與力量,都顯得太微弱了。專家的調查、論證,包括媒體透露的苗條致病的“反面教材”,甚至女權主義的口誅筆伐,都不能阻擋洶涌而來的“瘦身浪潮”。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女生,似乎對苗條有著更深的眷戀。
一味地指責商品社會、指責女性把商業化標準、男性的標準加在自己的身上,效果并不好,因為很少有女性在減肥的時候,把這種行為和“平等”聯系起來。她們只關心自己是不是漂亮,是不是骨感。面對著成熟得越來越快的女孩子,面對著藥品、饑餓、明星和減肥場所,真正應該和這些女性講明白的,應該是健康,以及健康對以后的工作與生活的重要性。畢竟,她們迎接的不僅僅是一個艷麗的年少青春,她們還將面臨就業、生育,沒有一個結實的身體,將會給她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損失。
闡述這些道理,僅僅用調查、呼吁的方式,也是不夠的,要知道,中學生們面對的,是一個由網絡、電視劇、時尚雜志等組成的“苗條暴政”機器,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去改變這些為身材發愁的女孩子,而是去改變那些機器——把健康的標準、完美的標準、身材的標準,作為一種時尚參照物宣揚出來。其實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將那些復雜的換算方法忽略掉,直接告訴她們怎樣的結果才最理想,再找幾個紅了的明星當表率,事情就會好辦得多。既然不能改變追時尚的本性,就應該去改變時尚本身,健康風潮一起,相信有頭腦的各界人士,也會熱烈追捧的。
2004.12.15
法制晚報
- 相關文章
-
身材苗條了,月經也沒了-月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