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美學曲線第 2 頁
從鼻根部的正面觀察,無論是從外鼻表面,還是從其骨性結構上分析,鼻根部兩側均向上呈斜坡形,與眉弓形成光滑的連接;相對而言,鼻根正上方的額骨正中則形成一凹陷,大致成“V”形;但從側方觀察,鼻根的最上點上方,額骨的前突程度仍超出鼻根。另外,由我們的測量結果來看,外鼻鼻根處最凹點一般比骨性鼻根處最凹點(此點多在鼻骨的上中段,而非解剖學的鼻根點)要高。以上是鼻根部的特點,這些特點要求我們在行鼻整形術時,尤其在行隆鼻術時應注意:在定位視覺鼻根點(外鼻鼻根處最凹點)后,鼻背移植物的最上點應略低于此點(3-5mm),以便形成更為自然的鼻外形;而在鼻移植物與兩側眉弓的連接處應注意自然光滑曲線的締造。在東方美貌人群中,鼻尖較鼻背略微突出,從側影上看,鼻尖突出點在鼻背延長線前方,鼻尖上小葉與鼻背延長線之間形成一轉角,即鼻尖-鼻背角,其角度約為5°~10°;鼻尖上下小葉之間的夾角為鼻尖角,約為95°~110°;鼻尖下小葉與鼻小柱之間的夾角為鼻小柱轉角,約為50°~65°;兩側鼻孔的長軸線相交的角為80°~105°,與高加索人種的特點有明顯的差別,具有鮮明的種族特征。
由鼻小柱上端起點向兩側鼻尖點連線,兩線之間夾角為60°~85°,此角的引入對判斷鼻尖是否突出有重要的意義:角度變大時鼻尖變平;角度縮小時鼻尖突起。而鼻唇角(鼻小柱與上唇之間的夾角)一般為70°~90°,小于高加索人種。鼻唇角的大小與鼻尖的低垂與否有關,角度越小,鼻尖越顯得下垂。
鼻小柱-鼻尖-鼻背之間的幾個轉角是鼻美學中的重點,鼻尖的上翹與否、鼻尖位置的高低程度等均與此相關。同時,鼻尖上下小葉的長度也關系到鼻尖的下垂與否、鼻尖突出度。但所有這些美學指標均與鼻尖部的支撐結構形態密切相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