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茶會”的主旨精神
1. 無尊卑之分因座位是抽簽決定,不設貴賓席、觀禮席,但可以有圍觀的朋友,表現出無尊卑之分的精神。而且席地而坐,不但簡便,亦沒有桌椅的阻隔,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之更為坦然親切。
2. 無報償之心每人奉茶給左邊(或右邊)的茶侶,但喝到的茶卻來自右邊(或左邊),自己要奉茶給誰喝,或接受誰的茶,事先均不知道,也無法從自己所奉茶的人中獲得回饋,這就是無所為的奉茶法,目的在培養人們應“放淡報償之心”。
3. 無好惡之心每人自行攜帶茶葉,種類不拘,因茶為自備,每一個人所喝到的茶可能都不一樣,如此就可以品茗、欣賞到不同的茶,而無好惡之分,希望大家以一種超然的心情品嘗每人帶來的茶葉! 4. 無流派與地域之分茶會中的茶具和泡茶方式皆不受拘束,但以“簡便”為原則,祛除多余的形式規范,才有足夠的心情與時間享受茶會的意境,且不易流為器物的競賽。
5. 求精進之心“將茶泡好”是茶道的基本精神,故事先要有足夠的練習,否則不論是將自己或別人所奉之茶泡壞了,都會造成別人或自己的困擾,而從品茗不同茶中,可以讓自己檢討自己泡得如何,而保持精進之心。如遇到泡壞了的茶,只好以寬容的心接納。
6. 遵守公共約定茶會之前,主辦人員會發給每人一張“公告事項”,說明茶會進行的程序與時間。而茶會進行期間沒有指揮與司儀,大家依事先排定的程序進行。
7. 培養團體默契,體現團體律動每個人將自己所帶來的泡茶器具,各自就定位后,就各自的泡起茶來,只見大家默默的泡茶、傳遞,未見有人交談。奉茶時不要說“請喝茶”,被奉茶者也不需說“謝謝”,但鞠躬致意、感謝之心依然需要,如此不但表現出茶道中的空寂境界,且在禁聲中培養泡茶速度的團體默契,表現出自然協調之美。
無我茶會問答
1. 何謂無我茶會?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的形式,人人自備茶具、茶葉圍成一圈泡茶。如果規定每人泡茶四杯,那就把三杯奉給左邊三位茶侶“也可規定奉給左邊第二、第四、第六位茶侶”最后一杯留給自己。如此奉完規定的泡數(如規定泡三道)聆聽一段音樂演奏后(也可省略),收拾茶具結束茶會。 2. 座位如何安排?座位由抽簽決定,也不設貴賓席、觀禮席,但可以有圍觀的朋友,表現無尊卑之分的精神。席地而坐不但簡便,而且沒有桌椅的阻隔,人與人間更為坦然密切,只是應該準備一塊方便攜帶的坐墊。
3. 單邊奉茶的意義何在?每人奉茶給左邊“或右邊”的茶侶,但喝到的茶卻來自右邊(或左邊),這是“無所為”的奉茶法目的在訓練人們“放淡報償之心”。
4. 茶葉如何攜帶?茶葉每人自行攜帶,種類不拘,“也可以事先規定帶哪類茶”。茶葉事先放入壺內,不另備茶罐。由于茶系自備,每人喝到可能是每杯都不一樣的茶,希望大家以超然的心情接納,欣賞之“無好惡之心”。
5. 帶哪類型的茶具以何方法泡茶?茶具與泡法皆不受拘束,“無地域與流派之分”。但備具有“簡便”的規定,因此如此才有足夠的心情與時間,享受茶會的意境,且不易演化成器物的競賽。
6. 茶泡壞了怎么辦?一定要專心泡茶,而且事先有足夠的練習,否則茶泡壞了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別人,對不起茶,這是無我茶會“求精進之心”的體認。奉過來的茶泡壞了,或是自已要奉給別人的茶泡壞了,都造成自已與別人很大的苦惱,預防之道就是“把茶泡好”這是茶道的基本精神。遇到泡壞了茶,只好以寬容的心接納。
7. 茶會進行間可以說話嗎?泡茶之前的茶具觀摩與聯誼時間可以走動、交談、拍照留念。開始泡茶后就不可以了。奉茶時不要說請喝茶,被奉茶者也不要說謝謝,但鞠躬感謝的心依然需要,別人前來奉茶時不要中途離席出去奉茶。茶會進行中沒有指揮與司儀,大家依事先排定的程序進行,再加上大家都不說話,也沒有音樂陪襯,不但顯現空寂的境界,且表現團體行動自然協調。在社教功能上還可培養大家遵守公共約定的習慣。
8. 如何求得進度的一致?茶會之前不但要為沒參加過無我茶會的人舉辦說明會及演練,還要發給每人一張公告事項,說明茶會進行的程序與時間。報到抽簽后還要有對表的動作,動作慢的要快一點,動作超前的要放慢一些。大家都擠在一起奉茶時,不妨先跳到不擠的地方,這些都是無我茶會,培養團體默契的功能。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