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打油茶
據(jù)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普米族人口為32923人。普米族主要分布在麗江地區(qū)寧蒗彝族自治縣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普米族自治縣,其余散居于麗江、永勝、維西諸縣。普米族史稱“西番”,自稱“拍米”, “拍”是“白”的意思,“米”意為人,“拍米”就是白人的意思。普米族源于氐羌族群。早在秦漢時期,其先民西番由甘肅、青海一帶進入青藏高原東部地區(qū),后來順金沙江、雅礱江南遷至川西。東漢時,在川西南形成部落,唐宋時期,逐漸定居下來。元代是云南普米族形成的重要時期。1253年,西番人隨忽必烈南征大理國,于是大量西番人遷入云南滇西北一帶,自此在云南生息繁衍,發(fā)展為今天云南的普米族。降至明清,西番的分布更加廣泛,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流域都有西番人居住。1960年,根據(jù)本民族的意愿.云南的西番人正式定名為普米族,四川境內的西番人則識別為藏族。普米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種方言。由于與白、漢、彝、納西、藏等民族雜居,多數(shù)普米族具有兼通三四種民族語言的本領。普米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常使用漢文和藏文。
普米族飲用的打油茶別具一格。油茶用土陶罐煨制,將小土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燙后,加豬油或香油,再加小撮米煎黃,然后加入茶葉,待茶葉烤香后,加入開水煨漲,將茶汁濾人碗中加鹽汀⒒鷴樽佑氬莨旌霞寤疲コ傻南阜?SPAN lang=EN-US>),然后飲用。
另一種飲法是先把花生米、芝麻,黃豆,枇杷、鹽巴、干筍等放在油鍋中,用旺火炒黃炒熟,取出放在茶碗中作配料,然后把茶葉也放在油蝸鍋中炒至微黃時注入清泉水經煮沸片刻后,將茶葉撈出,再把茶渣倒人有佐料的茶碗中,便成為“打油茶”,打油茶既能解渴、消除疲勞,又是滋補身體的保健飲料。所以,現(xiàn)在當?shù)氐钠渌褡迤毡槎汲杂筒琛<壹叶加杏筒韫蓿信仙俣汲圆瑁惶觳怀源蛴筒瑁凰闹珶o力腳打顫。這是當?shù)孛褡屣嬘么蛴筒璧男蜗竺枋觥?/P>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y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jié)?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qū)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fā)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