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的兒童過敏病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嬰幼兒臉部、手部、腳部等處發生濕疹,這是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而這種皮膚部位的炎癥其實很有可能是兒童過敏病(包括慢性復發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腸胃癥狀等)或氣喘的先兆。近年來,過敏病急劇增加,已成為現代流行病,而且成為現代小兒醫學的尖端課題。
兒童氣喘及過敏病是怎樣發生的呢?所謂過敏,是指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過分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毀滅反應。遺傳學家認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過敏,孩子過敏的可能性為1/3,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癥,孩子患過敏的可能性為70%。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遺傳性過敏病的發生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慢性過敏性炎癥反應,其主要的染色體異常位置是第五對染色體5q31,這是促成過敏性炎癥反應發生的細胞激素群的基因所在位置,與氣喘體質的形成密切相關;另一可能的染色體異常位置位于第十一對染色體11q13,它與人體基因控制異位性體質、免疫球蛋白ige總量和ige的形成及其反應關系密切。這種炎癥反應會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癥狀,當炎癥反應發生在支氣管時稱之為氣喘病,發生于鼻腔時稱之為過敏性鼻炎,發生于眼結膜時稱之為過敏性結膜炎,發生于胃腸時稱之為過敏性胃腸炎,發生于皮膚時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病的炎癥反應之所以能夠長期持續存在于病患的肺部、鼻腔、眼結膜、胃腸道、皮膚,與其嗜酸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的局部浸潤和病人對過敏炎癥反應的緩解能力異常有密切關系。
過敏病發作的誘發因素有哪些呢?通常分為兩大類:1.直接因素:包括過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學刺激物如香煙尼古丁、汽車尾氣、臭氧等,這些因素可直接誘發過敏癥狀。2.間接因素:如運動、天氣巨變、室內外溫差大于7℃、喝冰水、情緒不穩定等,這些因素會造成已存在過敏性炎癥的器官如支氣管發生收縮現象。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家塵、塵螨、羽毛、貓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食物過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堅果、黃豆及豆制品、麥類、螃蟹、蝦、鱈魚、蚌殼等海鮮。這些過敏原以家庭塵螨最為常見。當過敏性炎癥反應發生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會造成各個異常遺傳的器官組織代償功能失調。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對組織器官的破壞將加速進行,導致肌纖維母細胞增生、膠原纖維合成增加等組織纖維化,最終形成病兒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尤其是肺部纖維化損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極端情況下,過敏幾乎涉及所有器官,并發展成為過敏性休克,導致血壓下降、極度呼吸困難,直至威脅生命。
鑒于兒童過敏病的嚴重危害,臨床上應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過敏性哮喘,除了適當的使用抗炎藥物外,必要時還應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類藥物,應使病兒及家長充分了解疾病的發生過程,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與過敏原及刺激物質的接觸,這是目前較為合理的治療方法。美國國家衛生院結合國內及世界多位知名學者的建議,發表報告指出:每天200~500ug噴霧式類固醇吸入治療是目前輕微持續性氣喘病人的最佳療法,而支氣管擴張藥物可于必要時使用。輕微持續性氣喘病的診斷標準是病兒白天咳嗽,每個星期至少1次,但是小于每天1次;夜間的咳嗽癥狀每個月大于2次,但小于每個星期2次;氣喘咳嗽發生時影響病兒的活動力和睡眠。同時,病兒的肺功能仍維持大于預測值的80%以上,只是晝夜變異性介于20%~30%之間。研究發現,患有氣喘的幼童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治療不會影響兒童的長期發育,許多文獻報道也證實,正確使用噴霧療法,會使患兒的氣喘癥狀得到長期改善,而其生長發育遠超過不使用此法而反復氣喘發作的患兒。
兒童氣喘及過敏病是怎樣發生的呢?所謂過敏,是指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過分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毀滅反應。遺傳學家認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過敏,孩子過敏的可能性為1/3,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癥,孩子患過敏的可能性為70%。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遺傳性過敏病的發生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慢性過敏性炎癥反應,其主要的染色體異常位置是第五對染色體5q31,這是促成過敏性炎癥反應發生的細胞激素群的基因所在位置,與氣喘體質的形成密切相關;另一可能的染色體異常位置位于第十一對染色體11q13,它與人體基因控制異位性體質、免疫球蛋白ige總量和ige的形成及其反應關系密切。這種炎癥反應會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癥狀,當炎癥反應發生在支氣管時稱之為氣喘病,發生于鼻腔時稱之為過敏性鼻炎,發生于眼結膜時稱之為過敏性結膜炎,發生于胃腸時稱之為過敏性胃腸炎,發生于皮膚時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病的炎癥反應之所以能夠長期持續存在于病患的肺部、鼻腔、眼結膜、胃腸道、皮膚,與其嗜酸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的局部浸潤和病人對過敏炎癥反應的緩解能力異常有密切關系。
過敏病發作的誘發因素有哪些呢?通常分為兩大類:1.直接因素:包括過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學刺激物如香煙尼古丁、汽車尾氣、臭氧等,這些因素可直接誘發過敏癥狀。2.間接因素:如運動、天氣巨變、室內外溫差大于7℃、喝冰水、情緒不穩定等,這些因素會造成已存在過敏性炎癥的器官如支氣管發生收縮現象。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家塵、塵螨、羽毛、貓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食物過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堅果、黃豆及豆制品、麥類、螃蟹、蝦、鱈魚、蚌殼等海鮮。這些過敏原以家庭塵螨最為常見。當過敏性炎癥反應發生時,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會造成各個異常遺傳的器官組織代償功能失調。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對組織器官的破壞將加速進行,導致肌纖維母細胞增生、膠原纖維合成增加等組織纖維化,最終形成病兒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尤其是肺部纖維化損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極端情況下,過敏幾乎涉及所有器官,并發展成為過敏性休克,導致血壓下降、極度呼吸困難,直至威脅生命。
鑒于兒童過敏病的嚴重危害,臨床上應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過敏性哮喘,除了適當的使用抗炎藥物外,必要時還應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類藥物,應使病兒及家長充分了解疾病的發生過程,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與過敏原及刺激物質的接觸,這是目前較為合理的治療方法。美國國家衛生院結合國內及世界多位知名學者的建議,發表報告指出:每天200~500ug噴霧式類固醇吸入治療是目前輕微持續性氣喘病人的最佳療法,而支氣管擴張藥物可于必要時使用。輕微持續性氣喘病的診斷標準是病兒白天咳嗽,每個星期至少1次,但是小于每天1次;夜間的咳嗽癥狀每個月大于2次,但小于每個星期2次;氣喘咳嗽發生時影響病兒的活動力和睡眠。同時,病兒的肺功能仍維持大于預測值的80%以上,只是晝夜變異性介于20%~30%之間。研究發現,患有氣喘的幼童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治療不會影響兒童的長期發育,許多文獻報道也證實,正確使用噴霧療法,會使患兒的氣喘癥狀得到長期改善,而其生長發育遠超過不使用此法而反復氣喘發作的患兒。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